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章、《CD》!

主持人趕緊問道:“那歌名叫什麼呢?”

“成都!”李志凡說。

主持人早已手握歌單,立即笑道:“那就請志凡為大家帶來這首《成都》!”

看到李志凡從臺側拿了把吉他,臺下記者開始咔咔的拍了起來。

觀眾席最右側還有二十位邀請來的粉絲在場,即使在開始前被嚴格通知過會場的秩序,但此刻她們依然忍不住驚叫出聲。

站在話筒前,李志凡向他們揮了揮手,一來打招呼,二來示意大家安靜,然後開始彈了起來。

吉他聲悠揚清脆,簡單的分解和絃之後,出聲唱到: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

“讓我依依不捨的,不止你的溫柔!”

“雨路還要走多久,你攥著我的手!”

“讓我感到為難的,是掙扎的自由!”

曲調有些90年代內地華語音樂萌芽時期的味道,歌詞一開始就唱出了一絲離別的味道,面對歲月悠悠,曾說好攜手白頭,一轉眼卻成為最後的記憶。

當年陪你一起前行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漸漸的走散了,黑名單裡的人,可能曾有過幾十萬句的暢談,但身邊的人總是不斷更替,一段關係說斷就斷,甚至斷得悄聲無息,一回頭才發現有些措手不及。

“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額頭!”

“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裡,我從未忘記你!”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

今天只是釋出會的舞臺,下面的記者也好,圈內人也好,都是帶著審視的目光在看李志凡今天的表演。

和以往站在比賽舞臺上不同,今天認真聽李志凡唱歌的,可能一開始只有那二十位歌迷。

但隨著歌曲的推進,全場所有人都帶進了歌曲中。

這是歌的魅力,也是民謠的魅力。

在華夏,民謠可能是最能快速引起共鳴,但又很不被主流歌曲容納的音樂風格。

在音樂性上,民謠和搖滾一樣,被貼上了異類、窮、苦逼、悶騷、耍流氓等標籤,但在共鳴上,曲風也安逸舒適,只要歌詞稍微像雞湯一些,就能打動人,這一點比搖滾要有佔優勢。

有些民謠的火,是流行歌手用流行唱法演唱導致的,有些民謠能火,是本身質量上乘,旋律性吸引人。

前者輕易就讓一首民謠,甚至一個民謠音樂人爛大街,後者則能成就一個音樂人,甚至靠這個吃一輩子的情懷都沒問題。

李志凡不是刻意玩什麼情懷,只是想為民謠音樂人發聲。

之前唱過的《後青春期的詩》也屬於民謠歌曲,但他的判斷出了偏差,這歌根本沒火,還不如《倔強》那流行搖滾。

這次的《成都》是他再次向民謠發起挑戰之作,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很希望這首歌能夠火一把。

……

網上。

釋出會在幾家tvlive平臺聯合直播。

網友們的彈幕,從釋出會一開始就遮蓋了全場。

到了這首《成都》,彈幕已經厚到看不出這是什麼直播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