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到這個話題,大家卻都沉默了。
李晚基這次不僅僅是簡單的挑戰成功,更是獲得了第一名。
這要怎麼圍剿?
這不是體育比賽,有目標的追趕,超過他就行。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藝術更是難評比。
觀眾們喜歡誰的表演,都是根據自己喜好做出的決定,每一期比賽的排名之所以會在網上吵成一片,就是因為每個人對歌曲演唱的看法和感受不一樣。
“木已成舟,大家把自己的表演做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就行了!”
李志凡第一個開口,“雖然他挑戰成功了,但一定不可能拿到最後的歌王。”
大家再次沉默。
幾分鐘後,袁樹開口:“你說的對,但是有他在一場,就佔著一個名額,尤其是下一期,我們六個人裡必然有一個淘汰,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其實有他在也好!”
林玟莎卻說,“這樣會給我們緊迫感,帶給我們更大的壓力,才能拿出更好的表演,不是嗎?”
“這話我同意!”
趙雪馨點頭說道,“今天這一場可以說我們掉以輕心,也可以說觀眾們對他的表演感覺新鮮,以後我們的目標是阻止他再拿第一,這樣才能捍衛華語音樂的地位和榮譽。”
“這個說的太大了!”
李志凡笑笑,“只能說用實力捍衛和證明我們中國歌手的榮譽,至於華語樂壇,李晚基要是唱中文歌怎麼辦?而且林老師一直唱英文歌,也不算是華語樂壇的音樂啊?”
大家紛紛點頭,調子算是統一定下來了。
幾杯酒下肚,林玟莎忽然說道:“我決定了!下一場唱中文歌,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幫我選選。”
“林老師,其實您的聲線特別適合配交響樂,如果可以改編一首歌,用交響來伴奏,效果應該很不錯!”李志凡提議道。
“真的嗎?”
林玟莎眼前一亮,她從來沒有嘗試過和交響樂團合作,李志凡這麼一說,反倒讓她有些躍躍欲試的期待感。
“當然,您可以先找一些交響樂伴奏的歌曲聽一下,國內很多歌手都跟樂團合作過。”
“那好!”林玟莎拿出手機,給她的助理發閱信,“我先記下來,省的回去忘了。”
“志凡,志凡!那我呢?”
趙雪馨急忙問道。
“你啊……”
李志凡笑了笑,“少唱點芭樂歌就好了!”
“啊?哼!什麼嘛……”
趙雪馨臉一紅,卻無從反駁。
芭樂歌不是一種歌曲的型別,而是指:“總是聽得到”,“很多人都唱”,讓人膩味的歌曲。
“芭樂”是閩南語,即“番石榴”,是臺灣最常見的水果之一。
拿經常見、經常吃的“芭樂”來形容某些歌曲,就是說這樣的歌老是聽、老是唱,聽的、唱的都膩味了。
這個詞源自臺灣,後來傳到內地的網際網路上,所以來自臺灣的趙雪馨,很清楚這個詞的意思。
而她確實在這個舞臺上唱了不少這樣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