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就在眼前,由不得趙佶不信。
尤其是楊戩的信,字裡行間滿是惡意,根本就是把趙桓當作了仇敵,趙佶文學修養高的很,一看便能感受到。
自己往日裡可以寵信這些臣子,但牽涉到皇家利益,趙佶心裡還是拎得清的。
時機到了!
吳用心下暗喜,急忙又把趙桓征服梁山的過程說了一遍,這件事趙桓做的本就極為機巧,吳用口才又好,把整個過程說得神乎其神,趙佶不由得深陷其中。
“太子怎麼知道你們要偷襲濟州城?”
“稟陛下!太子殿下把軍營打造得猶如鐵桶一般,小人們強攻軍營是不可能取勝的,只有濟州城防備鬆懈,可以用兵。現在想想,太子殿下是故意把濟州城的破綻暴露出來的,目的就是當誘餌引誘我等上當!”
“那他又怎麼知道你們什麼時候打濟州?”
“回陛下!這就是太子殿下料敵制勝了!太子先是趁我等派柴進探聽虛實時暴露自己所在,然後算準了我等既不會等太久、又不會立刻行動,便在那幾日準備。”
“你是說,太子只在軍營放了一萬人馬,就擒住了你們三萬人?”
“是的,官家!”吳用悄悄連稱呼都變了,從莊嚴正式的“陛下”變成了比較親暱的“官家”。
“太子之所以用一萬人便擒住了三萬人,一是用了神物猛火油,這東西粘在身上水澆不滅,著了火人就只能等死;二是利用了擒賊擒王的策略和梁山軍立功心切的心理,在軍營中挖了壕溝,只能有幾千人進去。正是這兩點,使得一萬官軍兵不血刃擒住了梁山三萬人。”
“那太子為什麼要偷船攻打梁山水寨?難道官軍無船?”
“是的,官家!童樞密在梁山敗了兩次,高太尉也敗了兩次,不僅損兵折將死傷慘重,而且把梁山周圍幾百裡內的戰船、商船、漁船等等都耗光了,太子殿下接手的時候片板皆無,因此只能偷船。”
“也正是因為官軍不可能有船,梁山水寨防衛極為疏漏,才成了太子殿下最容易攻打的地方!殿下把天時、地利、人和利用得淋漓盡致,真乃千古罕見帥才,不亞於大唐李靖、郭子儀,乃我大宋之幸,小人等因此願意追隨太子殿下為大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趙佶沉默半晌,嘆道:“我以為鄆王文采非凡,乃是大宋奇才;沒想到半月前太子的文采也讓朕吃了一驚,並不亞於鄆王;半月後太子收服梁山,又善用兵至此,竟是個文武雙全的奇才!”
趙佶的話讓吳用眼皮直跳,他突然想到,對於一個正值壯年的皇帝來說,有一個文武都算的太子未必是好事。
官家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兒子嗎?
吳用想到這裡急忙道:“天下人皆知陛下非凡間之人,乃是天上紫薇星下凡,陛下身邊自然少不了左輔右弼的麒麟兒,此正是天下之幸!”
果然,趙佶一聽“紫薇星”三個字,臉上有疑慮之色褪去。
“看來這都是上天的旨意!”
趙佶又正色道,“本來汝等劫掠州縣,殺死官軍,罪不可恕;但既然已經追隨太子,願意建功立業,朕便赦免汝等罪過!你等日後要珍惜己身,不要再誤入歧途。”
“多謝官家!臣等願意為大宋、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