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軍渡過漢水,向北進發的時候,馬謖也拿出上國使者的派頭,強令駱統出兵。
他隱隱表示,若是駱統不願從命,劉禪以後就不認這個盟友。
反正東吳有大把的內鬼,找人不是找。
駱統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上疏孫權,表示準備隨便跟劉禪意思意思。
當然,駱統也不是傻。
走濡須北上,下一站就是合肥。
張遼這虎視眈眈地盯著這裡,只要張遼敢來,這頭猛虎就會張開噬人的大口,將來者一口吞下。
以現在吳軍的實力,就算出現在巢湖,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糾結許久,駱統收到訊息,說文聘常雕沿漢水北上,遭到重創,現在文聘都被俘虜了。
這下駱統眼睛一亮。
妙啊!
文聘特麼的全軍覆沒了?
這麼說,江北的石陽、安陸豈不是無人防守?
天助我也啊!
劉禪只說北伐,沒規定一定要走哪一邊,
我從夏口出兵,渡江攻打石陽,文聘都不在,魏軍一定人心惶惶,難以防守。
這不是天賜良機嗎?
好,好!
他抓緊給武昌守將韓綜送信,命令韓綜立刻率軍向夏口移動,準備渡江。
之後,他又立刻向孫權請示,准許他調動濡須的守軍去支援江夏戰場。
說實話,孫權其實對這個戰術不太感興趣。
江夏那邊,就算自己成功過江,魏軍下次再來爭奪,也很難守住。
倒是調走了濡須這邊的部隊,將會大大削弱建業附近的防禦,萬一張遼突然攻打濡須塢就出大事了。
可駱統在書信上據理力爭,表示現在魏軍主力都集結在襄陽附近,顯然是準備跟劉禪關羽進行一番龍爭虎鬥。
東吳現在不抓緊機會,只怕日後將被遠遠甩開,甚至連割據東南都很困難。
畢竟曹魏掌握天子,劉備是漢室宗親,
論天命,怎麼也輪不到孫權。
如果孫權不想做一個當年馬超這樣的普通軍閥,就必須抓住一切能利用的機會。
這場戰鬥,決不能置身事外。
孫權被駱統說動了。
雖然削弱濡須的防守比較冒險,但……
不管了,賭一把!
孫權批准了駱統的行動,還派遣朱桓支援駱統,讓駱統千萬小心行事,不能給魏軍可乘之機。
駱統得到朱桓的支援後,在濡須多樹旗幟,擺出一副要北上進攻的姿態,
自己卻和朱桓等人會和一處,開始秘密向西進發。
馬謖聽說劉禪生擒文聘,也是十分歡喜。
世子果然有大才,
他安排給我的事情,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對未來的戰局有什麼影響,
但孫權終於肯出兵還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