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恭喜京東!擊敗強敵KZ,幫助我們LPL賽區捍衛住小組第一的名頭,這是一場實至名歸的大勝!面對京東在BP階段的搖擺,KZ毫無辦法!”
昊凱作為曾經的職業選手,遊戲理解依舊線上,他直接指出了這一場KZ輸掉比賽的關鍵原因。
搖擺!
本來KZ應該是更好打的一方,但因為京東的一箇中上搖擺,直接就讓KZ的中上兩路線優變成兩路的劣勢對線!
“蕪湖!爽啊!躺贏的滋味太爽啦!”林偉翔那叫一個開心,“要是讓我有點參與感就更爽了。”
雖然下路有點沒有參與感,但今年的版本就這樣。
或者英雄聯盟的版本走向也就是這樣。
上中野強勢必定會擠壓ADC的生存空間,而如果是像S7那樣ADC或者下路強勢的版本,其他路又很容易集體淪為工具人,拳頭似乎暫時也找不到如何平衡這個情況的辦法。
導致遊戲的版本也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不斷地來回切換。
要麼就是ADC主宰團戰,要麼就是ADC沒有什麼存在感。
出於賽事的觀賞性考慮,拳頭肯定不希望ADC太過於強勢,因為之前那麼多年的職業比賽表明,但凡是ADC稍微強勢一點點的版本,戰隊為了追求容錯率,一定都是無腦託後期等ADC的裝備成型。
為啥?
因為……ADC的主要輸出方式是平A,而英雄聯盟的平A是唯一無法規避的傷害,這就導致圍繞著ADC來打輸出的下限極高。
上路、中路,你技能總有空的時候,但平A幾乎是不可能空的。
這也是為什麼擁有超級ADC的隊伍下限往往會很高的原因,這是由於ADC這個位置的輸出方式所決定的。
但一支隊伍的上限卻要由上中野來撐起。
因為ADC功能單一,而且身板脆弱,容錯率低又很吃資源拖節奏,也就只能起一個穩定下限的作用。
“躺贏就老老實實閉嘴啊!”劉青松絲毫沒有給他面子。
“淦,搞得好像你沒躺贏一樣。”
“所以我閉嘴了。”
“…………”
李非凡直接笑出豬叫聲,“大聰明你就閉嘴吧,玩嘴伱是玩不過鬆松的。”
林偉翔只是翻了翻白眼,旋即跟著隊友一起往舞臺的另外一側走,總該是要以勝利者的姿態去看一看失敗的人嘛。
BDD很是懊惱。
但凡是以‘天才’這個名頭出道的選手,幾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傲氣。
BDD也是如此。
粉絲、觀眾給他戴上了‘李相赫’接班人這個響亮的名頭,這既是對他的期望,也是一份壓力!
在國內的良好表現,似乎一切都在預示著他正在慢慢變好。
可……
去年半決賽被IG帶走,今年MSI、洲際對抗賽接連被李非凡虐殺,他都已經被虐的快道心破碎了。
都說LPL的選手壓力大,因為打不好全網都會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