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攤裡用了早飯的常小九,回到自己攤子上坐下來,翻看著醫書。
自打那日治了寶集鎮元家的小公子之後,常小九就在這城門前的茶攤邊擺了個攤子,桌子是茶攤老闆借給她的。
來找她看診的,也都是等在城門前的一些人,看的也都是一些小毛病。
“葉大夫,你這個膏藥挺好使,我這老寒腿自打貼上這膏藥之後,沒那麼疼了,來來來,再買我幾貼。”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離常小九的攤子還有點距離呢,就大聲的嚷嚷著。
如果不是因為這幾日,都等在城門前,有些熟絡了,還以為這老者是常小九花錢僱請的託呢。
“謝謝老伯的認可,這樣吧,您買三貼我就送您一貼。不過呢,您這老寒腿啊,以後一定要注意保暖。”常小九笑著給他拿膏藥。
這幾天已經賣了二十多貼了,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天,自己帶出來的膏藥就要賣光了。
就算都賣光,收入還不夠那客棧一宿的房錢呢。
當日在元家夫婦的請求下,常小九跟他們回家,在元府住了一天,孩子的狀況越來越好,常小九就回到了這。
有認出來的就上前詢問元家那孩子的情況,聽到已無大礙了,有人就說,既然是大夫怎麼不乾脆在這擺個攤呢,反正等城門開也是閒著。
於是,常小九的醫攤就擺了起來。
一日三餐都在這茶棚吃的,跟大傢伙也都熟絡了起來。
原本抱著試試的心態買了膏藥,一用確實有效果,對她就更信服了些,有些人自己用不到,想到家中有需要的,也都買了幾貼。
被關在城門外的幾天,也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至少,葉九凡這個名字,在這些人中有了好印象。
常小九相信,等開啟城門,這些人進城後,口碑相傳也會給自己打廣告的。
常小九這幾天晚上,都是住在茶攤老闆家的,就在附近,每天跟他們一起收攤回去,早上一起過來。
一宿,收她十文錢。
房間是茶攤老闆兒子的,兒子在邊境當兵,房間空著也是空著,是老闆主動詢問常小九的要不要去住。
剛剛收了老伯買膏藥的錢,忽然就聽見城門那邊一陣歡呼聲,看過去,原來是城門開了。
一時間,茶館裡喝茶聊天的也都跑了出來,朝城門邊湧去。
常小九也趕緊收拾了東西,跟茶棚老闆打聲招呼,也往城門邊走去。
她以為這城門剛開,進城肯定盤查嚴謹,有些難進的。
可是沒想到,並不是那樣,守城的禁軍只是呵斥大家不要擁擠之後,就沒別的舉動了。
城裡的往外湧,城外的往裡擠。
常小九生怕等下人少了往裡進,再被人注意,乾脆跟著往裡擠。
雙腳踏進城門內後,她發現,也就是城門口的位置人多擁擠。
裡面的街道上,行人並不多,就算有,也是行色匆匆,看樣子應該是受之前的事影響到的。
常小九站在路邊想了想,還是決定先找個客棧住下來再說。
轉了下,選了一家宏昌客棧,距離城門也不遠,又在正街上。
進去要了間單人間,五錢銀子一天,房間沒有上房大,卻也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