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聽得出來,楚子強說的話,是喝醉以後的真情流露。
應該等他回家以後,就會和家裡人攤牌。
但他沒想到,第二天,這個來自燕京的公子哥馬上表示:
旅行開始了。
第一站,就是離盛海不遠的古城臨安。
“那我提前祝你一輪順風啊。”張揚在聊天欄裡回覆道。
“嘿嘿,我在臨安等你。”
“等我?我沒說要去臨安啊?”
“你肯定會去的,因為良渚論壇快開始了。”
良渚論壇?什麼東西?
在楚子強簡單的介紹後,張揚躺在椅子上,陷入了思考。
這個論壇,有點像常見的經濟論壇,本質上就是文化溝通和交流的大型會議。
目前看來,會議的主題是史前古文化,更準確一點的說,是青銅時代及之前的文化。
包括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期、金石並用時期等等。
“這種事兒,跟我應該沒關係吧。”
張揚仔細想了一下,他好像連湊熱鬧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海林博物館是私立的。
這種事兒,怎麼看都是公立的臨海博物館去參與。
除非最近一段時間,能在海林博物館門口花園翻修的時候,發現古文化遺址……
張揚甩甩頭,把奇怪的想法拋到一邊,繼續翻動手上的資料。
這次盛海的活動已經接近尾聲了。
他在博物館公幹的時候,其他專家可沒閒著,依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本次的鑑寶活動中。
然後在拍賣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挑選出了這兩百多件拍品。
張揚要做的,是把這些拍品全部、仔仔細細的過一遍,保證沒有任何存疑的藏品,流入拍賣會。
正常情況,這兩百多件肯定是沒啥大問題的。
但今天的情況顯然不太正常。
因為張揚在名冊裡,看到了一件非常眼熟的藏品:
側面刻著“乾隆三十年三月”的柱紐銅印章。
背面還寫著【管理威遠堡等六處邊口關防,禮部】的文字。
“這不是寶友那件,海林博物同款的仿品嗎?”
怕自己看錯,張揚找工作人員要了這件藏品的全景影片、和送拍藏家的資料。
果然很像他鑑定過的那件,甚至連生產時間都一樣。
但不能完全確定是同一件,因為仿品生產時,一般是成批的。
送拍人叫蔡敏敏,女性,34歲的盛海本地人。
她顯然不是當時找張揚鑑定的男寶友。
而且工作人員都帶著寶友去報案了,這會兒,案件應該還在調查中吧。
這樣明顯的贗品,怎麼會進拍品名單?
張揚的第一反應是,有人拿著同款的贗品,成功騙過了某位不那麼專業的鑑定專家。
像這類清朝地方機構的公章,如果是真品的話,確實有送上拍賣會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