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抱著牌位的大爺後,張揚在心裡祈求,求求來點陽間的寶貝吧。
下一位藏家沒讓他失望,恭恭敬敬的遞上來一個紅木盒子。
根據張揚淺薄的經驗,盒子應該是新做的,看尺寸還不便宜。
能花幾千塊的盒子裝起來的東西,想想應該很值錢吧。
開啟一看,一件金色的腰牌。
張揚有點失望,因為腰牌是實用件,平時是要拴在身上的,雖然看上去泛著金光,但大機率是銅鎏金。
再看腰牌的紋飾,只有很少的一點花卉紋,勉強算滿工。
最後看文字:【內庫巡防】。
“大哥,這應該不是你祖傳的吧?”張揚問。
“不是不是。”大哥連連擺手,主動解釋說,“這是內庫的牌子,古代看皇帝內庫的人都是太監,怎麼可能是祖傳的。”
“這是我在古董市場收的,當時還有錦衣衛、東廠、西廠之類的腰牌。”
“內庫巡防在那一堆網紅腰牌裡面比較突出。”
“當時我剛好看了慶餘年的電視劇,裡面不就是在爭內庫的所有權嘛,好像還挺重要的。所以我就買了這塊牌子。”
大哥連買東西時候的心理活動,都交代的一清二楚,跟錄口供似的。
張揚點點頭,把腰牌從盒子裡取出來,拿在手裡反覆端詳了一下。
牌子上有些地方金子已經脫落,露出了裡面的銅。
“寶友。”張揚把牌子放回盒子,指著盒蓋子說,“這個紅木盒子,買的時候花了多少錢?”
“三千五。”
“那這一套,帶盒子,加起來我能給你估個六千。”
張揚比了個六的手勢。
腰牌價值兩千五。
“啊?這牌子有問題嗎?”
“沒問題啊。”張揚解釋道,“這就是清晚期皇帝內庫巡視用的牌子。”
“內庫不是很重要嗎?”寶友問。
“還真不重要,就一個私人倉庫而已,而且用你這塊牌子的人,身份不行。太監,那還不如普通老百姓呢。”
“以後伱買這類東西啊,先拋開真假不談,記住一個點——當工藝和材質沒有碾壓的優勢的時候,寶貝的價值取決於他的主人。”
張揚算是給寶友傳授經驗。
這都是他給這麼多寶貝估價後的心得。
“不過一般主人的身份越珍貴,東西的材質和工藝也會好很多。”
“你這件嘛,朝代對了,材質也對了,但是東西的主人不對。”
“好吧。”寶友有些依依不捨的關上了盒子。
臨走前又突然返回來,掏出手機給張揚看:
“老師,我當時在地攤上拍了照,你能不能看出來,這些錦衣衛的牌子有沒有真的啊?”
張揚正打算看看,沒想到排在後面的大媽直接伸手,擋住了他的視線。
“老師,別給他看。”大媽忿忿不平的說道,“他的東西都鑑定完了,這樣直接跑回來就是插隊。”
“你……”
“我怎麼樣?”泡麵頭的大媽直接鼻孔對著男寶友。
“你牛比。”大哥怯怯的說了一聲,把手機抽回來,灰溜溜的跑了。
“切,慫貨。”
大媽看著對方狼狽的背影嘲諷了一句,接著才轉過頭,把寶貝搬到了鑑定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