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這一條胳膊的長度,就超過了80厘米。
佛手接近一米長的話,那原本的佛像本身,加上坐著的蓮臺,應該有一米六、一米七的高度。
等身的銅鎏金佛像?
張揚趕緊看這件佛手更詳細的資訊。
鑄造時間可以追溯到明初永樂年間,所屬的佛像應該是一尊釋迦牟尼的坐佛。
很有可能原本供奉在寺廟裡,被人強行掰斷了。
“你這根斷臂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沒有對應的佛身嗎?”
“沒有沒有。”寶友解釋道,“我是在一個退休老師的家裡,收的這件佛手,據說六十幾年前,那個大活動的時候,他從佛像身上拆下來以後,偷偷給藏起來了。”
“厲害啊。”張揚由衷的讚歎道,“那個年代有膽子幹這個事兒,活該他後來發財。”
“你當時花了多少錢買的?”
“這個就不方便透露了,反正不比一尊完整的清朝的佛像便宜。”寶友抿抿嘴,不打算說自己的入手價。
不過張揚一聽就知道他撿漏了。
清朝小的鎏金佛像才幾萬塊錢而已。
寶友這樣的表現,很明顯是怕價格差距太大,事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可以理解。
“那我給鑑定結果吧。這是一件典型的明早期、藏傳佛教文物,原本應該是銅鎏金的釋迦牟尼佛像。”
“這一條佛手,現在的市場價,起碼在二十萬往上。”
“嚯!”周圍的藏家們發出驚呼聲。
一隻胳膊就能賣二十萬,那要是完整的,還不奔著好幾百萬去了?
“謝謝老師。”寶友笑嘻了,顯然心情不錯。
張揚稍微提醒了一下,他對方就主動在《拍賣資訊預登記》的表上,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說明也是願意把東西拿到拍賣會上賣的。
……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件銅鎏金的佛手是雜項組上午的絕殺時,最後一位鑑定的寶友,還有更厲害的寶貝。
他拿出了一塊漆黑的金屬片,和一般的瓦片差不多大。
造型也有點像瓦片,整體帶有一點弧度。
在金屬片的正面,刻著六行文字,張揚簡單看了一眼,刻的應該是篆書。
除此之外,金屬片的四個角有四個小孔,寶友介紹說,這是用來把它固定在木頭上的。
至於為什麼要固定在木頭上,因為這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頒佈的詔書,需要昭告天下。
聽完寶友的解釋,張揚讓他趕緊把東西放在桌面上,別等下摔著了。
這要是真的,那絕對是一級文物啊。
「名稱:秦始皇銅詔版」
「材質:銅」
「生產時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
「詳細資訊:這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昭告天下的詔書,用秦小篆書寫,內容是:【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