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三零章 會師之二

當日福致隆與慶華祥同遭風打,福致隆方面有倉猝出海、水手不足、缺乏嚮導等問題,而慶華祥方面雖然準備比較充分,水手充足又有對東海海域比較熟悉的嚮導,但由於一開始試圖跟緊福致隆,便沒有完全按照嚮導的建議行事,等失去了和福致隆的聯絡,慶華祥本身也已陷身一個陌生的海域當中——畢竟,船上的嚮導再能幹也不可能對東海的每一個地方都瞭如指掌。

在那之後的幾天裡,慶華祥的領導層開始出現意見分歧。一些人建議按照出發前和舶主東‘門’慶的約定,直接前往雙嶼,另外一些人則認為眼前與出海前做約定的時候形勢截然不同,應該繼續搜救說不定已陷入困境中的福致隆以免舶主遇難。

應該說兩方面的人都有道理也都有難處:要按約定前往雙嶼嘛,船上的嚮導對慶華祥當時所處的位置以及雙嶼的定向並無十分把握,且認為按照風向應該繼續向東向北走更有利,而不應該逆流向西向南;要以搜救為第一要務嘛,大海茫茫,船隻一消失在視野之外再要取得聯絡真是談何容易,就算要搜救也不知該如何著手。

不但兩種意見爭持不下,就是慶華祥的代理領導權問題也出現了爭端。

跟隨東‘門’慶入南澳的陳百夫、沈偉、周大富、卡瓦拉、楊致忠等一夥人,佔據了整艘慶華祥第二階梯的絕大部分位置,他們跟隨東‘門’慶日久,團結起來,聲音也夠響亮。但這批人裡頭卻找不到一個能夠暫時代理慶華祥的人來,內部的意見也並不完全統一,所以人數雖多卻顯得有些鬆散。而吳平不但功勞大,職位高,且掌控著全船的武裝力量,他要是採取強硬態度的話,什麼樣的反對聲音都會被他壓制。不過,吳平卻沒有表現得很強硬。他當初離開林國顯選擇跟隨東‘門’慶並不是為了自立‘門’戶,而是另有考慮,這時若在東‘門’慶生死未卜的情況下過分張揚自己、壓制東‘門’慶的舊部,不免會讓人對他的意圖產生疑慮。

慶華祥就這樣在領導團體的‘混’‘亂’中‘浪’費了不少時間,不知不覺間竟然已望見了陸地,甚至碰上了一艘漁船,他們一打聽才知道慶華祥已到了琉球列島附近。陳百夫在琉球時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畢竟也算是琉球人,熟悉本地鄉情。在他的牽引下慶華祥順利到達大明屬國中山國,甚至得到了國王的引見。

琉球本地的水工商人對吳平等說,當下要從琉球前往雙嶼不順風,反而是前往日本風向正好。海上往來,素以生存為首要考慮因素,主觀決定常常要屈服於客觀的情況而作出變通。這時無論是進取‘性’格明顯的吳平,還是力求安全穩當的楊致忠,或是素來‘精’打細算的周大富,都覺得就這樣在琉球一直等到海風轉向,不如先前往日本做做生意,等到季風向南再前往雙嶼,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不用等到雙嶼,在九州就能見到東‘門’慶了——因為以當時的海風、洋流情況,福致隆漂往日本的可能‘性’也不小。

就這樣,慶華祥的領導團體在幾次商量過後達成妥協,揚帆向北,僱傭熟悉當地海域的水工為嚮導,沿島前進。

這日看看就要到達陳家島和長島附近,琉球嚮導跟他們講了陳家島的情況,說可以考慮在那裡略加停泊。

原來陳家島和長島雖然以打魚為主要營生,但兩島並非和外界全無聯絡。東海的一些小商人,常不定期地在諸島之間走動,或數月一至,或數年一至,不過比較陳家島和長島的話,陳家島和南邊的聯絡較多,長島和北面的聯絡較頻,兩島‘交’惡以後,因為一些微妙的原因,陳家島的人絕足不向北,長島的人絕足不向南。當初阿銀被九州方面的商人送回來後遭到唾棄,不止因為她觸犯了“‘女’人不當下海”的舊有禁條,也因為她觸犯了“不與北面溝通”的新近禁忌。不過對於南來的海客,陳家島的人一向都還是比較友好的。

吳平等人聽說了這一點後,便有打算在陳家島歇一歇腳,順路打聽打聽看有沒有福致隆的訊息。這一夜慶華祥已接近長島,黑暗中忽然傳來炮聲!炮聲雖然還顯得有些遙遠,但已足以讓吳平等產生了警惕!

“聽炮聲,似乎是從長島方向傳來的。”那嚮導估測著說:“長島和陳家島這些年一直不和,不會是在打仗吧?”

陳百夫一聽有些奇怪:“東海上武器進步得這麼快?連陳家島和長島這樣的地方也用上大炮了?”

那嚮導愣了一下說:“不會吧,他們那麼窮,怎麼可能會有大炮?”

“那這炮聲又是怎麼回事呢?”周大富說。

“怕是有外人侵入到這片海域了吧。”吳平望著炮聲傳來的地方,說道。

“外人?”陳百夫苦笑道:“吳總管你不知道!那兩個島窮得很,不值得那些能裝上大炮的人入侵的。”

“那也不一定。”吳平說:“如果我們的船走到這附近剛好沒有糧食淨水,也許就會走這條路。”

總之,在這片海域忽然聽見炮響,大家都覺得是一件不尋常的事,周大富忽道:“你們說,這事會不會和舶主有關?會不會是舶主被風打到這裡又沒了水,現在正在攻打長島?”

眾人一聽,都覺得這兩件事情產生關聯有些牽強,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周大富便建議靠近看一看,但楊致忠卻比較持重,認為在有變故的海域不該隨意靠近,以免招惹是非,畢竟舶主東‘門’慶會牽扯到這件事裡的可能‘性’太小,大家沒必要為這“沒來由”的事情而涉險——這是商人求穩妥的傳統信念。吳平素來大膽,海上遇到變故常會先‘弄’明白,看看有沒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若真有危險再走不遲——這是海盜敢冒險的思維慣勢。

最後吳平的意見佔了上風,他們聽炮聲發生在長島,便繞了個小圈子,先悄悄到與長島關係密切的陳家島來,不料竟在這裡遇到了於不辭、崔光南等人,獲悉東‘門’慶此刻正在長島對付一群可怕的佛朗機強盜!

“你們來了就好了!”於不辭道:“咱們趕緊去幫舶主的忙!”陳百夫、水魚蔡等紛紛附和。

崔光南卻道:“但我們也不知道舶主究竟在做什麼計劃,可別我們貿貿然過去,想幫忙卻反而壞了舶主的大事!”楊致忠等也主張持重。

吳平卻道:“什麼大事!左右不就是擊敗那群佛朗機人麼?舶主是因為沒了戰船,這才不得已潛入長島從內部動手腳!但我們若能直接打敗他們,那就和舶主要乾的事情方向一致,壞不了什麼大事!”

崔光南被打怕了,驚道:“那群佛朗機人很厲害的!”

吳平笑道:“厲害不厲害,打過再說!”

慶華祥的軍事向來由他主管,東‘門’慶不在這裡,吳平既說要打便誰也拗不過他,何況陳阿金、於不辭等也都支援。吳平在於不辭等口中已知道金狗號攔在兩島之間,便先派出小漁船,暗中窺探金狗號的動靜。不想這時加斯帕已和拉索取得了聯絡,兩艘船整頓了一番、調整了一下水手比例後已***長島去了,所以作為偵察的小漁船在金狗號原本應該在的海面上什麼也望不見,跟著長島方面又響起了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