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貞太后照顧,蘇鴦的日子過得倒也不算難受,成日裡有空就讀書,讀書讀得乏了,就跟著太后學習刺繡,實在悶得慌,就帶著太后去御花園遛彎,美其名曰陪伴,兩人之間到也很有話題,聊的很是投機。
蘇鴦都離開月影宮了,若兒自然也沒有理由繼續在那待著,跟著他一起住進了壽康宮,貞太后倒也沒嫌棄,收留了若兒,三人之間好得跟親母女似的。
不過說來也是,人一旦上了年紀,總歸是希望小輩陪伴著自己的,身為兒子的慕容決,要處理天下大事,沒有時間,日日夜夜陪伴著貞太后,面對這麼一個天天跟自己說話,又很是孝順的兒媳婦兒,貞太后自然不會拒絕。
這一日,三人用過了午膳,就來到了御花園散步,恰巧這時候,梅園的梅花開得正好,就來了興致,奔著梅園去了。
“你瞧瞧,這園子裡的梅花,開的多好,誰能想到這一院子的梅花都是高祖那時候種的呢?說起來也是了,這宮裡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的,這花兒草兒的,卻是絲毫不變。”
貞太后在後宮呆的日子久了,感觸自然也比他們這些年輕人深不少,看著這滿園紅梅,忍不住發出感慨,麥穗上前折了一隻下來,讓他抱在懷中,仔細的嗅著花香。
“你也來聞聞,味道甚好呢,若是拿去熏熏屋子也是不錯的。”
蘇鴦湊近聞了聞,的確如他所言,味道很是不錯,暗香撲鼻,正如前朝詩人所寫一般。
“梅花高潔,歷代文人墨客都喜歡,哀家也喜歡,你可知道是為什麼?”
“臣妾愚笨。”
貞太后見他如此自謙,忍不住輕笑。
這丫頭哪裡是愚笨呢?他分明是聰明的很,生怕說錯一句話,惹了她不開心,這才故意什麼都不說,讓她自己說出口,也免得惹那些麻煩來。
“因為這梅花高潔有傲骨,哀家在京城之外,行宮之內那麼多年,若是沒有這般堅韌與傲骨,只怕早就死在那裡了。”
一提及自己的過往,貞太后眼中不知怎的,帶了幾分狠辣。
那是一段她永遠都不想再提及的歲月,一個被遺棄的妃子,一個失了寵,或許永遠都不能回京的妃子,在遠在京城的行宮之內,過的是怎樣連畜牲都不如的日子。
這樣想著,他手上稍稍用勁,手中那一隻梅花的枝幹就被他折斷了,木頭扎進他的手掌中,好不容易養的細嫩了一些的手,頓時有鮮血湧出。
“太后?”
蘇鴦見他如此,忍不住低聲呼喚,貞太后這才回過神來,重新恢復了方才的笑臉,與他說道:“是哀家失態了,你不必擔心哀家的,哀家年紀本也不小了,總有一日是要死在你們前頭的,但是,在走之前,哀家得教一教你,與夫君的相處之道,尤其是與帝王夫君的相處之道。”
雖說貞太后是宮鬥中的落敗者,但在御夫之術上,沒有人能比得過他,她在後宮中的那段日子,皇帝被他訓得那是服服帖帖的,沒有一句是不聽他的,光是這一點就夠他吹噓一輩子。
“還請太后賜教。”
既然貞太后都這麼急著要教他如何教育夫君了,蘇鴦自然也不再推辭,貞太后見此,拉起了她的手,又拉起了一旁若兒,三個人湊在一塊,低聲道:“男人呢?都是喜歡女兒家嬌媚的,更何況是你們兩個的夫君,都是那樣要強的人,你們可不能與他們直來直往,要學會順著他們的意思,跟他們撒撒嬌,以退為進,不就什麼都有了?”
蘇鴦還以為是什麼厲害的法子,原來也不過如此,她從前就是這般的,只不過是如今心態變了,不願意再委曲求全,不願意再偽裝自己而已。
“哀家知道,你是不屑這些法子的。”貞太后似乎是看穿了蘇鴦的心思,笑著為她將散落的髮絲撩到耳後,嘆息一聲,“你和皇上在驛站的事情,哀家早就聽說了,那的確是皇帝自己不好,不過,你不是皇后,你沒有母族可以倚仗,因此,你一定要記住,凡是千萬小心,不能始終順著自己的心來,這樣只會讓自己粉身碎骨。”
貞太后知道自己這番話她可能不太樂意聽,但不可否認,她的一字一句都是為了她好,為了讓她能在這後宮中生活的更加安逸一些,為了能讓他的日子過得不那麼艱苦。
蘇鴦也能理解,但要讓她坦然接受,這似乎有些艱難,她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也需要時間去準備,去等一個合適的機會。
不過如今他心中更多的還是愧疚,貞太后對他這樣好,她心裡想著的卻是怎麼讓他的兒子斷子絕孫,怎麼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實在是令人愧疚。
“太后,臣妾問一句,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有一天皇上突然駕崩了……”
“這話可不能亂說,傳到皇上耳裡,只怕你又要受罪了,你可要記得,那小蹄子還在皇上身邊,你這樣的話傳過去了,她是要放大百倍給皇上聽的,到時候你就會死無葬身之地,連帶著你的母族也一起,萬劫不復!”
還沒等蘇鴦說完,貞太后嚇得連忙捂住了她的嘴巴,不讓他繼續說下去,生怕他再多說一句,就被別人聽去了。
隨後他又環視了一週,看著周遭都是自己的貼心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你呀,就是口無遮攔,一點都不考慮後果,幸虧今天哀家在,要是在的是皇上,或者是其他人,你這番話早就讓你被誅九族了!”
“是臣妾不好,還請太后責罰。”
貞太后見此情形,又是一陣嘆息。
“罷了,今日哀家也累了,你們幾個在這兒玩兒著吧,哀家也該回去了。”
說完,貞太后帶著麥穗和幾個宮女一起,離開了梅園,留下蘇鴦和何鴛若兒等人,繼續觀景。
“奴婢覺得,太后娘娘所言,字字句句都是為了娘娘好,娘娘,您應該考慮考慮要不要採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