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又是三五個月過去,東四省的民眾們還沒有來得及感受盛夏的酷暑,已經被新來的第一場雪遮住了往昔的喧譁。
這五個月的時間裡,根據地民眾的日子是蒸蒸日上,根據地分佈地方像是蜘蛛網一樣向四處蔓延,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黑河、遜河、佛山、羅北一帶,甚至已經越過湯原縣,抵達了濱江省的密山。
遠東團最初以烏雲根據地作為輸出集中點,後面等到黑河、遜河、佛山、羅北四處根據地逐漸穩固之後,連同這四處根據地共同向更多的根椐地輸送穩固的民眾,物資,以及戰士協助,並指導開闢根據地的經驗。
再加上田雨已經在根據地辦起了報社,一篇篇對根據地美好生活的寫實報道,加上對抗日的宣傳不斷地向周邊各大縣城輸出。
民心傾向逐漸傾斜。
遠東團又接二連三地攻取了邊境區域的一些並屯集團部落之後,得到了大量的民眾。
根據地的形勢是越來越好,抗聯隊伍也像是滾雪球似的越發的壯大。
一些在敵佔區生活不下去的民眾,甚至都開始向邊境的根據地遷徙,生活在偽滿洲國的民眾們不再彷徨,他們的心中已經出現了一道光,一道為他們帶去了希望的光。
原本被日軍文化入侵毒害最深的各大學校,往日被各種思想灌輸而逐漸麻木的學生們也開始相繼提出質疑:
我們是滿洲國人,可是從抗聯的根據地傳來的報紙上說,我們更是中國人。
孩子們得不到想要的解釋,只好回到家裡偷偷地詢問自己的父母,往日對這些事情閉口不談的父母們,一個個開始語重心長起來,於是孩子們重新在心底有了新的概念,一道讓他們慢慢萌發愛國情懷的概念。
面對逐漸惡劣的狀況,日軍坐不下去了,就在一月前有針對以烏雲為中心的各大根據地發動了一次冬日前的圍剿。
可韓烽早就下令讓所有的根椐地經常進行撤離演習,等到訊息提前傳到根據地,日軍圍剿大軍趕來的時候,根據地早已經是人去樓空。
民眾們往大山老林裡一貓,經過這些時間的壯大,已經新擴充出三個營的遠東團戰士們在山區裡和鬼子打起了敵進我退的游擊戰。
這場圍剿耗時整整十日,早有準備的民眾們甚至在深山老林裡過起了小日子,日偽軍久久圍困卻不見結果,因為糧食後勤的問題,只能選擇無功而返。
再加上這些年太平洋戰場日軍失利,緬甸戰場上果軍精銳盡出,日軍也打得舉步維艱。
關東軍精銳,甚至一些偽軍中堅力量都被不斷抽調到其他戰場。
留在偽滿洲國的關東軍,可以說只剩下了一些殘兵老將,要麼就是一些連一次戰場都沒有上過的新兵蛋子。
就連山本的91旅團也沒有例外,隊伍精銳被抽調了六成? 然後被沒打過仗? 甚至是年齡還沒有成人的新兵蛋子們重新補充起來。
加上偽滿洲國,因為遠東團和遠東團所建立根據地的風氣的影響? 民心浮動? 日偽軍艱難地維持著國內四處的穩定已經很不容易。
這次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圍剿結束之後,短時間之內? 日偽軍已經沒有更多的精力和實力來對付遠東團和根據地了。
除此之外,遠東團所建立的以游擊戰為依託的根據地? 雖然逐漸壯大? 在日軍的眼中也還在小打小鬧的範圍之內,索性接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