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三章 生意經(2)

七月十三日大清早,按照老規矩,廣容林的大老闆李永發正獨自一人坐在西式橡木大餐桌前喝著皮蛋瘦肉粥,他手裡拿著一份《申報》時不時的翻動一下。

“阿哥,阿哥,尋著啦……”二老闆李永財風風火火的闖了進來,手裡頭也拿著一份報紙。

他把報紙伸到李永發眼前,譁楞楞的抖動著,嘴裡仍在嚷道:“阿哥,尋著啦!”

李永發看了眼鼻尖下的報紙,上面全是洋文,是份外國報紙。他抬起頭看了眼自己的二弟,並沒有著惱,弟弟平素都是沉靜穩重的性子,今天如此失態,自會有他的道理。

“到底怎麼回事,你不要急,坐下來慢慢講,究竟尋著什麼了?”

“你昨天吩咐要找的車啊,還能是什麼?”

“這麼快?”這次輪到李永發吃了一驚。

“能不快嗎?根本就不用去找,報紙上以經登出來啦!而且是頭版頭條。”李永財說著又把報紙往他哥哥眼前直湊。

李永發一把將報紙扯了過來,皺著眉頭朝上面看去,他雖然娶了個混血老婆,卻並不懂洋文。只不過看到報紙他就明白了,看懂這份報紙並不需要他懂得文字,只要看得懂照片就成——

眼前的大半個版面被一幅照片佔據了,畫面的當中是一輛包紮得像只粽子似的車子,正被繩捆索綁著從船沿邊上往下吊。對比著旁邊拉繩子的小工,可以看出這輛車要比馬車來得低矮,四個輪子也更小。車子的前臉裸露著,大致呈長方形,頂端卻帶著圓弧。最顯眼的莫過於車頭旁邊的那兩盞燈,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對眼睛呢。

看到這樣的一個車頭,李永發瞬間理解了,為什麼昨天阿毛會說,見過這輛車的人肯定不會忘記。是忘不了啊,一輛長著臉的車,誰又能夠輕易忘記呢?更不用說這還是張非常引人注目的臉,嚴肅且充滿了滄桑的憂鬱感。

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還真是另他有些應接不暇。

李永發“嘿”的一聲,這聲感嘆既是為了這輛前所未見的車子而發,也是為了這張報紙所使用的全新印刷術。作為在商務印書館入了份子的股東,李永發知道這種新的印刷技術叫網版印刷,跟以前報紙上所印的圖片都是畫家根據照片畫面,用手工刻在木板上或雕在鋅板上而印成黑白兩色線條勾勒出來的圖畫不同,這種技術是能把整幅照片印出來的。

不過跟所有的新技術一樣,這種全新的印刷術是昂貴的,不但需要添置新的裝置,而且跟現有的印刷方法毫無共通之處,必須培養新的工人,所需投入的資金是印書館目前無法負擔的,因此被股東們否決了。

據他所知,現在上海灘也只有寥寥幾家洋人的畫報社採用了這種技術,報紙發行量既少,賣得又昂貴,因此是乏人問津的,就連外國人也很少訂購,那幾家報紙不過是慘淡經營罷了。不過現在見識過了實物之後,以他生意人的眼光來看,這種帶照片的報紙,在今後必然是會大行其道的。

“知道這輛車的主人是誰了嗎?”李永發抖了抖手中的報紙問道。

“還不清楚,這張報紙既不是英文,也不是法文的,好像是德文,孫翻譯他們正在尋人翻譯。”李永財搖頭道。廣容林由於進口洋藥的關係,經常要同洋行打交道,為了不在生意上吃虧,手底下頗是養了幾名翻譯。

“這張報紙是孫翻譯發現的。”他補充道,“昨天除了吩咐自己人出去打聽之外,我還特地關照了孫翻譯他們留意一下,畢竟是新鮮的洋玩意兒,他們做翻譯的見識得比較多。不想今天早晨孫翻譯買報紙的時候正巧就看到了這張照片。”

“做得好!”李永發點頭讚許道。

“不過,”李永財猶豫了一下,指著照片下方一段文字中用指甲劃了一條痕跡的地方,那上面印著阿拉伯數字“15,000”,後邊還跟著個‘M’的字樣,“孫翻譯說,這個數額應該是德國的金馬克,不知道是不是在說這輛車值一萬五千馬克,如果是的話那就比較麻煩了,按照目前的牌價,一萬五千馬克值五千兩銀子,能用五千兩銀子買輛車的人,可不會是什麼窮人。”

按照他們原先的設想,談判的物件應該是個無錢無勢的窮洋人,這樣才方便他們拿捏。如果是個有地位的富人的話,生意就很難談了,人家有的是人可以合作,而且根本就不會害怕他們的脅迫,喊打喊殺這一套只有對沒勢力的人才有用。如果單純利誘的話,這份利他們還不一定給得起。畢竟對方也是做這個生意的,雖然不知為何,只是做些小打小鬧的小生意,但這裡面的利潤究竟有多少,對方應該是門清,絕對糊弄不過去。

李永發皺著眉頭,沉默了一會後道:“目前還不必妄下定論,等全部翻譯出來了再說。我是不太相信這個人是有錢人的,一個有錢的洋人會乘著東洋車去廣和豐這樣的店談生意嗎?要是說他是在這半年時間裡發達起來的,更不可能,我們廣容林是誰?在這個圈子裡什麼風吹草動能瞞過我們?他如果要賺這麼多錢,就意味著大量的進貨、出貨,我們怎麼可能會不知道?更何況我們還特地加派了人手,專門盯著這件事情。”

“走吧,我們去大書房等訊息。”李永發把報紙扔在桌上,皮蛋瘦肉粥也沒心情再吃了,同著李永財一起出了飯廳朝大門方向走去。

大概十點鐘左右,孫翻譯終於帶著千等萬待的譯稿來了,內容比他們能想象得到的最壞情況還要糟糕,什麼球星之類的就不用提了,光是一個上海總會理事的身份,就足夠令人高山仰止的了。要知道,李永發自從發達後就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能進上海總會去吃頓飯,可惜由於他是華人,這個心願足足過了十年都沒能達成,讓他徹底明白了上海總會究竟是一個什麼地方,當然也很清楚能在那裡當到理事究竟是什麼地位。

“嘿!”也不知道發出的是冷笑還是苦笑,李永發自嘲道:“前兩個月看他踢球時,還為他叫過好呢!”

******

七月十五日,禮拜三,廣和豐的前夥計杜月生手裡握著張好不容易搞到的外文報紙,從黃包車上下來,又一次敲響了十六鋪黃宅的大門。

“這樣講廣容林伊拉尋到的是個洋人裡的大人物嘍?”林桂生聽到杜月生帶來的訊息後,從煙榻上坐起了身。

“是的,聽說是工部局董事這樣級別的大人物。”

“這樣的人物,姓李的都敢去惹?”

“聽說是要尋機會去談一談。”

“哈,談什麼談,我看他姓李的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而是腦子吃壞掉了。這樣的人物有鈔票不會自己賺,跟伊有啥好談的。呵呵,我看這一趟,姓李的要搞事體出來了,儂幫我盯牢伊拉,出了事體我要第一辰光曉得。哼,這一次要讓伊拉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