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您還沒說什麼事呢?怎麼就知道我辦不了。”族長苦口婆心。
“咱們當老人的就別折騰孩子了,行不行啊?”看明月一臉不以為然,氣的山羊鬍子直抖。
心說這堂哥運氣好,生了能幹兒子,可架不住這麼折騰,莫非這老傢伙吃多老糊塗了。
他是族長,完全可以訓斥他一頓課,可人家有個當官的兒子,也不敢說的太狠。
看他氣惱還要憋屈忍著,明月不好折騰了,“也不算什麼大事,我想吃京城點心。”
“啊?就這麼點小事,有必要折騰老三嗎,去封信,讓老三媳婦尋兩個廚子來,你愛吃什麼就天天做著吃!”
族長鬆了一口氣,暗想,堂哥是真糊塗了吧,畢竟上歲數了,回頭讓大郎尋個郎中瞧瞧。
“爹啊,可嚇死我了,不就是廚子嗎,咱家不比以前了,想吃什麼,就算宮裡御膳也給您弄來!”韋大郎嘴一禿嚕。
明月故作思量,一拍大腿,“是啊,我還沒吃過御膳呢,叫三郎送兩個御廚來,我也嚐嚐皇帝老兒吃過的。”
“哎呦,我的大哥呀,你怎麼一出又一出的!”族長剛放下的心又提起來。
狠瞪韋大郎,怪他胡說,讓老爺子又異想天開了,“三郎就算有出息,那上頭還有一層層大官,哪有本事給您弄御廚,哥啊,就消停點吧!”
“兒孫孝順就別折騰了,小心把福氣折騰沒了。”這話就有點重了。
明月不在乎,“那就算了,唉,這鄉下住夠了,大郎去安排一下,送我去京城三郎家住一段日子!”
老爹要去京城,說實話韋大郎是高興的,老爺子去京城他們都可以跟去投奔了。
在鄉下,吃喝不愁也有錢用,最多算個土財主,去了京城,他們也能被人稱爺,兒女也算官家子女,以後說親就不一樣了。
當初,三郎在京城落腳,就把老爺子接去享福,住的地方太小,大房二房暫時留在鄉下,說等換大房子就接大家一起去。
正在暢想好日子呢,結果老爺子又跑回來了,說什麼京城住的憋屈,沒有鄉下自在,死活不肯去了。
無奈,三郎掏錢修了大宅院,他們也只能留在鄉下奉養老人。
一家子,誰背地不埋怨老爹,可埋怨歸埋怨,還要供著他,畢竟三郎孝順,如果岢待老人,他們更沒機會佔便宜了。
現在老爹又想去京城,那還不立馬全家都跟去。
三郎升官了,又買了大宅院,這下大家都可以去沾光了。
連族長都動心了,想想自己畢竟是隔房的,沒理由去京城。
也不急,等他們在京城站穩腳跟,再讓兒子去投奔,三郎不好說,大郎二郎還能不幫襯著。
清清嗓子道:“去京城可行,就怕大哥剛好經不起長途勞累。”
明月擺擺手,“沒事,我的身子自己有數。”
“大郎,去請郎中給你爹看看,沒事才好啟程!”族長不得不小心。
能去京城投奔,對全族都是好事,前提是不能把老爺子折騰完了,否則,三郎要丁憂,不見得有機會再高升了。
讓三郎知道自己不勸,還不得埋怨他。
韋大郎和他想到一塊了,立刻招呼兒子跑腿請大夫。
“爹!您老人家可說準了,到了京城別鬧著要回來。”
明月笑眯眯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