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第二天一大早,穆青也就跟著黎暮陽幾個人出發返程了。
畢竟這馬上就要過年了,穆青一個人沒有大所謂,反正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是其他的人,卻是要回家跟家人聚一聚的,所以這邊幾個人也就迅速的轉回去了。
而這回去之後的時間點,大概又因為時間上還並不是那麼的緊急,再加上又在一座城市中,且之前的時候還有過約定。
所以,穆青這邊在回去的一天之後,也是利落的跑到張若筠家裡去做客了。
說實話,這猛地一下子見到人家夫妻倆,穆青這邊還真的是有那麼些尷尬的,畢竟這又是叔叔又是養母的……不過,都是戲裡的設定,所以,穆青這邊為了口好吃的,也是利落的跑到人家家裡蹭飯了。
他是發現了,似乎是因為他單獨一個人的情況也是許多的人都知道,所以,這有的時候,身邊的朋友總喜歡拉著他到家裡吃飯。
而穆青又是個厚臉皮的,所以他這邊只有是沒有什麼大事情,那也是絕對就屁顛屁顛的過去了。
跟吃百家飯的一樣,說起來也是讓穆青自己很是汗顏。
不過這邊事情都已經這樣了,那麼穆青也就蝨子多了不癢,所以這提上點東西,那也就果斷的拋棄了心中的猶疑。
畢竟,這有的人廚藝是真的好。
於是,二零一五年的新年,穆青不想往年一樣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給自己弄點好吃好喝的,而是一邊在歡快的到別人家蹭吃蹭喝,一邊回到家猛節食增加運動量。
那種冰火兩重天的痛苦,使得穆青這個懶散的人,也是極度的渴盼著劇組的開機,畢竟,這也只有劇組開機了,他這邊才能迅速的結束這種生活。
“以後拍戲一定要找那種能夠一鼓作氣給拍完的那一種,要不然這可真的是太痛苦了。”也是將自家的躺椅搬出來,穆青也就那樣躺在自家的陽臺上曬太陽。
今天是難得好的豔陽高照,所以穆青這邊秉承著不能浪費的心思,也就悠閒一會兒。
手裡拿著黎暮陽那邊送過來的二稿劇本,穆青這邊也是暗暗地給自己初步的定下個思路來。
有關《那人,那山,那狗》這個劇本,穆青是在前世的時候看到的,當時的時候,也算是單純的為其中所展現出來的寧靜和溫情所折服。
所以,當黎家奶奶在說出那樣一個故事的時候,穆青當場的時候,也就想到了自己曾經看過的這一部作品。
亦或者是其中父子之間的細膩情感,亦或者是那山清水秀之間的質樸。
總之,穆青不得不說,自己對這一部作品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在茫茫大山中送了一輩子信的父親即將退休,兒子**當了鄉郵員。
兒子在上任第一天非常興奮,期待著大家歡迎他們到來的熱烈場面,但結果大家對他們的到來習以為常,反應十分平淡。
夜幕降臨,父子二人來到一個侗族山寨,正巧碰上一場熱鬧的侗族婚禮,父親在酒醉中回憶起自己年輕的時候。
兩人繼續趕路遇到一條小溪,兒子執意要將父親背過溪水。
在背父親過溪的過程中,兩人的距離和隔膜消失了,兒子說起母親總是在守望中生活,而不善表達情感的父親也流露出內心深處的真情。
在對同一個女人的思念中,父子的感情默默地交流著……父親、兒子和狗相伴走了這趟三天兩夜的山區郵路。
二人也從陌生、隔膜走向體貼、理解,兒子終於明白了父親一生的甘苦和一個普通鄉村郵遞員默默無聞的風雨人生……
這個故事說起來很是簡單,也就是一對父子三天兩夜的路程,但其中所蘊含的東西,卻是多的太多了。
《從前慢》裡,木心寫道——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這是一部必須要慢下來才能看到些東西的作品,也是一部能夠讓人慢下心來的作品。
美麗的黃昏,那一抹得溫柔,美麗而平靜。
依山傍水的寨子,矗立著層層疊疊的吊腳樓,古典秀雅的長廊式木橋,連通著村落之間的快樂。
此時,如銀的月色,有著柔和的月光,月下的溪面浮著一層薄薄的白霧,又有蟲的清音重奏前來討一杯喜酒吃……
有喧囂聲從遠處傳來,穆青忽然的記起了當年那部電影拍攝的時間,也忽然的憶起了自己當年什麼都不懂的時代。
穆青手裡捏著劇本,忽然的感覺此刻的陽光有那麼些刺眼,也不知道為什麼忽然來的一種恐慌。
想了想,穆青將旁邊放著的手機拿起來,打通了黎暮陽的電話。
在嘟嘟的聲音過後,那邊的人的聲音也是瞬間的響起來。
“喂,穆青,有事嗎?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熟絡的語氣,沒有半分的生疏。
穆青也是心中微微的安定,不過這邊還是開口問了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