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豪門(二)

老夫人聞言吃了一驚,臉上神色甚是不悅;易夫人則是一臉的詫異;其他的人表情各異。章文怡注意到了一個年輕的婦人臉上莫名的神色,似高興、似擔憂、似期待。她的衣服也與眾不同,甚至比老夫人身上的衣服更加華貴。

章文怡記得在家的時候是有晚輩的穿戴不允許超過長輩這樣的規定的,想必豪門世家的規矩應該會更嚴格才對。事實上這裡一屋子人的配飾除了那個少婦,別人還沒有誰能超過那位老夫人。

老夫人不高興歸不高興,她還是站起身來朝外走去。第二個站起來的是那位少婦,跟在了老夫人的身後,易夫人第三,章文怡和易芸兒最小跟在了最後。章文怡沒見過這樣的場面,也不懂這種豪門世家的規矩,她覺得易芸兒應該懂,所以易芸兒怎麼做的她跟著照做就是。

老夫人才走了一半,門外便走進來一個十來歲身穿袞服的孩子。老夫人見他走進來,連忙率領眾人跪下說道:“臣妾蕭門獨孤氏拜見晉王殿下。”

晉王連忙上前扶起,他說的卻是:“姑婆無需多禮,孤不請自來只是想看看大姐。”

說著話,他扶著老夫人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好,而後回頭向老夫人參拜。章文怡見狀總算明白了古代的君臣之禮是怎麼一回事。她對唐朝的瞭解幾乎為零,如果她以前能多看幾本穿越類的網文小說恐怕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對晉王是誰一無所知了。

不管章文怡再怎麼不懂唐朝歷史,她還是知道眼前這位能讓大家下跪參拜的小屁孩肯定是為皇子。作為顏控重度患者,章文怡對晉王殿下容貌的評價還是不錯的——很養眼。

在晉王的身後跟進來男男女女四、五個十來歲的孩子,他們進屋後先是參拜了老夫人,又與在座的貴婦見過禮,看樣子都是這一家第三代的小字輩。

在這些人中章文怡看到了一個熟人——蕭盈。看到蕭盈也在這裡章文怡立即明白這裡竟然是宋國公府,看樣子老夫人應該就是國公夫人。

老夫人待眾小輩見過禮,轉身對那位衣飾華貴的少婦道:“慧兒,你若無事去陪晉王殿下敘話便了,這裡沒什麼事了。”

那少婦應了一聲,朝著老夫人福了福轉身攜晉王出了屋子。剛才見禮的時候這位少婦溫文爾雅、態度謙和,給的禮物也是僅次於老夫人的,沒想到她竟然是一位長公主。

一般來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下嫁的人家通常也是朝廷的重臣。只是這位宋國公好像本身就是皇親,怎麼還會有公主下嫁?再說晉王稱老夫人為姑婆,那麼她應該姓李才對,奇怪的這位老夫人姓的卻是獨孤。章文怡感覺有些凌亂,得好好的捋一捋思路。

章文怡的歷史知識實在是太少了,不過即使一般的人也不會知道宋國公蕭瑀不僅僅是唐初凌煙閣二十功臣之一,他還是南北朝中南朝梁國的皇子,中國古代頂級豪門蘭陵蕭氏之後。他的姐姐還是隋煬帝楊廣的妃子蕭氏,這位蕭氏以貌美著稱,小說裡瓦崗的李密以玉璽換貴妃的原主。

蕭瑀的妻子獨孤氏也就是章文怡見到的老夫人,是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的嫡親外甥女,她和唐高祖李淵還是姑舅表兄妹,所以晉王李治見了她要叫“姑婆”。

按理蕭瑀的長子蕭銳應該與現任的太宗李世民是同輩,然而唐太宗又將自己的長女襄城公主嫁給了蕭銳,章文怡要是知道這些才真的更是要凌亂了。

不管章文怡怎麼凌亂,她還是明白蕭家是本朝的豪門巨擎之一。那麼能讓令皇子下跪的老夫人看重的易夫人又是一個什麼來頭?

章文怡很好奇,只是當她知道這位易夫人是南朝劉宋皇帝之後已經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易夫人本姓劉,是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寄奴的嫡親玄孫,下嫁彭城易家。章文怡欺瞞她編的故事是假的,這卻是易夫人的往過。

她的繼母將她嫁給了彭城有名的窮苦人家,易夫人沒有怨天尤人,安心操持家務,用自己的嫁妝做盤纏支援丈夫投軍。同時還帶領易家的晚輩讀書寫字。

易大人投軍後屢立戰功升遷很快,往家中寄了許多錢財。易夫人就拿著這筆錢供養易家的孩童讀書上學,這些年易家已經出了六個秀才、兩個舉人。易家還因易夫人持家有方,這些年已經躋身彭城中等人家。

此後易家在以後的兩代人中出了三個縣令、兩個州郡的參軍錄事、一個長史、一個侍郎,後世中民間流行的“妻賢富三代”的俗語便出自這位易夫人。

在方才與眾人相見的時候易夫人並沒有介紹章文怡,只是含糊其辭的在該介紹易芸兒的時候說了一句:“這是小女”。

老夫人獨孤氏當時只是詫異的看了易夫人一眼,見她神色如常並沒有異樣。老夫人多精明的角色呀,這麼多年看慣了形形色色的各種爭鬥。知道易夫人出身名門,家教嚴苛不是那種糊塗人,既然她有意含糊其辭其中必有緣故。當下也不說破,只把兩個女孩都當成易家的女兒看待便了。

老夫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在座的貴婦也都不是傻子,自然學著裝不知道就是。

現在蕭家的孩子們來了自然又要重新介紹一遍,老夫人也是有趣的人,她介紹的時候同樣的是含糊其辭:“這是你們易家的兩個姐妹,大家都過來見見。”

別人都是規規矩矩的相互見禮,唯獨到了蕭盈這裡她大咧咧的笑著說道:“早就聽說過彭城的姨母鼎鼎大名,沒想到兩位妹妹也是這般的出色。姐姐也沒有好的見面禮,這個請二位妹妹收下!”說著話從手上退下了兩隻鐲子分別遞給易芸兒和章文怡。

蕭盈的舉動驚呆了在場的婦人。按理小輩們相互見禮是無需送禮,如果關係好的也是相互饋贈。初次相見蕭盈遞出的兩隻鐲子晶瑩剔透價值不菲,易芸兒和章文怡穿搭的不俗卻不富貴,如果要還禮只怕拿不出對等的禮物。若是就這麼接下了禮物不還禮,那是晚輩見長輩;拒絕接受同樣不妥,有慢待主人之嫌。

這樣的情況章文怡是第一次遇到,雖然有做客謝家的經歷,可那是熟人見面,只是章文怡這個穿越者面生罷了。而且還有元娘在,事情都由她擋在了前面,章文怡只需要當傻瓜跟著照做便是。

雖然不知道蕭盈其中的彎彎繞,憑直覺章文怡也感受到了她的舉動不簡單。對古代禮儀不是很瞭解的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將目光轉向易芸兒希望她能給自己一個提示。

只見易芸兒先是道了一聲謝,不慌不忙的接過兩隻玉鐲,拉起章文怡的手給她戴上了一隻,而後自己將另一隻戴上。

而後從袖子裡取出兩方手帕在手上攤平遞給蕭盈,口中說道:“沒有準備,區區博禮還望姐姐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