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章 論商

章文怡沒有想到上午送走李治,沒還沒等吃完午飯就被李世民召見。

在章文怡走進御書房後,李世民單刀直入的問:“晉王妃如何忽然想起經商的事來?”

對於李世民召見自己的用意,章文怡做過幾種假設,經商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李世民的開場白實在是出乎了章文怡的意料之外。

既然他非常直接的問到了,章文怡自然要據實回答:“昨日見到爹孃很是開心,但是見到他們兒臣想到自家。現在兒臣入冬為了要給兕子妹妹勻一些炭火就只能自己睡覺前把屋子焐熱即可。兒臣的父親不過是楚州的區區一介商賈,孃家的財產如果放到大唐豪門面前不過是九牛一毛,即使如此家中也不至於為了這區區炭火還需要私下裡自行調配。兒臣要的不多,不想要多奢侈的生活,只要宮裡不再為區區炭火糾結足矣。”

李世民笑了笑說道:“你的要求是不高,可是單憑朕賜給你的金銀這一輩都用不完,你何苦還要自己經商?”

章文怡說道:“父皇所賜確實夠兒臣一生受用不盡,可是兒臣還會有子女,大唐也不會只在兒臣這一世。俗話說:坐吃山空,父皇給的再多總有用完的一天。兒臣若是拿去經商則可以延續下去福澤子孫。”

李世民又道:“大唐財富若是僅此一項倒也承擔得起,只是你可知‘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這句話麼?”

章文怡暗中撇撇嘴,心中暗暗吐槽:“不就是象牙筷子定律麼,又不是啥高深的學問。”

許久不見章文怡回答,李世民心想:“果然是受了家中唆使!”當下冷笑道:“怎麼不知道‘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這句話?要不要朕與你解說一遍。”

章文怡輕聲,道:“兒臣怕言語不周觸怒陛下,是以躊躇良久不敢回答。”

天天和大臣們勾心鬥角引經據典點的李世民又怎麼聽不出章文怡的言外之意——怕你到時候說不過我惱羞成怒。

李世民聽了不怒反笑,他覺得這個兒媳婦越來越有意思了,難道她並未受到家中唆使?

“好,既然如此朕赦你直言無罪!”

章文怡先說了一句:“謝父皇。”而後說道:“兒臣以為典故警言有些可流傳萬世,有些則僅限於當時。故而才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以很多時候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

啊哈,小丫頭片子竟然在他面前掉書袋,欺負他是馬上皇帝麼?!不過她這一句似有所指,含糊之間不好反駁,而且也容易狡辯。先讓她把話說完。

這麼想著,李世民問道:“此話怎講?”

章文怡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或許在殷商時期一雙象牙筷子會誤國,但是放到現在卻絕對不會的。”

李世民笑著問:“這是為何?”

章文怡說道:“就拿現在的豪門世家來說,他們何止用了象牙筷子,他們驕奢淫逸只怕不會比箕子描述的差了,他們為何延續了這麼多年而未衰敗?如果連他們都沒有衰敗,那麼現在的國家也必定不會因此而衰敗。或者說國家的衰敗並非是由儉入奢引起的。”

現在李世民可以確定,經商是章文怡自己的想法,因為受別人唆使的絕不會有這麼深刻的想法。

但是李世民還是想看看這個晉王妃的心思,他笑道:“你一介婦人又知道一個國家需要多少銀錢才能維持,若是不知節儉只怕到時悔之晚矣。”

章文怡低頭道:“陛下所言兒臣確實不知,可是兒臣知道也是兒臣不解的地方,為什麼皇家要節衣縮食戰戰兢兢,而那些朝廷大員、豪門大戶卻無需顧忌?”

李世民笑道:“你不知國家稅賦來源哪裡,更不知這些稅賦用於何處。又怎能體驗治國之艱難!”

章文怡說道:“兒臣想問陛下一句,這軍隊是大唐的軍隊還是皇家的軍隊?兒臣還想問這大唐國土是我們皇家的還是別人家的?”

李世民笑問:“有何不同?”

章文怡說道:“若是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來解釋:皇家就是大唐,大唐就是皇家。那麼這天下的土地都是我們皇家的土地,別人擁有的不是土地的所有權而是使用權。不知兒臣理解的可對?”

聽到這裡李世民突然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忽然覺得章文怡這種說法似乎撥開了眼前的一團迷霧。

“自古以來土地私有,怎麼可能全是皇家的土地!”李世民實話實說,他倒不是不願意辯解,但是章文怡既然說到這裡,那麼她有沒有更新奇的看法,來解決這個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