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流逝著,世人該怎麼活,還是怎麼活。
小民們,為了柴米油鹽而奮鬥著;高官們,為了權力爾虞我詐。
王斌的生活,依舊是老樣子,每天練武,然後到了味精廠,看生產情況;結識寧波商幫各路財神,結成利益聯盟;又是與一些外國商人,彼此合作,達成了利益共同體。
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卻能搞定很多人,王斌靠著金錢,搞定了岳父,搞點了那個古板的德國人。
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忙得腳步離地。
在閒暇時間,王斌與李書文切磋。一開始打的有模有樣,可是打到了痛快之處,就是變為了王八拳了。
當然,黃四海說了,這叫無招勝有招。
在上海,武術界競爭激烈,為了爭一口飯吃,各個拳師紛紛到了擂臺上較量。
在上海,各地有名氣的拳師都基本上大收弟子,然後形成很多的勢力。然後,為了利益,開始好勇鬥狠,拼殺在一起。
以德服人?
笑話,打贏了,才有以德服人;打輸了,還講究什麼以德服人。
想要以德服人,先打贏再說。
於是,在擂臺上,時常看到一些高手拼殺在一起,其中明勁高手不少,暗勁高手不少,化勁高手也有七八個;可謂是高手如雲,而王斌也時常,前去觀看,結果這些擂臺比賽,精彩絕倫。
其中,有一場擂臺大戰,兩位化勁宗師碰撞在一起,
拳腳飛揚,殺伐凌厲,拳來腳往,殺招不斷,可謂是精彩絕倫。
王斌看得,連連喝彩;很多的觀眾,看得也是連連叫好。
最後,雙方打成了平局,握手言和。
事後,李書文卻說了,這是一場假打。
畢竟,倆個武道宗師,都是在一條道上混,沒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沒有必要下死手;都是為了混飯吃,沒有必要砸掉他人飯碗。
真正的拼殺,是很難看的;而剛才的擂臺較量,很精彩,很好看,卻是假打。
兩個武者,真的想要較量高下,多是搭把手,就能分出高下。
搭把手分不出高下的,往往是兩人關在屋中,外面的徒弟見不到,兩人盡情的切磋,至於勝負,不足為外人道哉。
真正到了擂臺上較量,不是生死之仇,就是假打!
不久之後,王斌又是遇到了一場擂臺戰,在擂臺戰中,這位拳師擊敗了敵人,可是剛剛走下擂臺沒有多長時間,就是被亂刀砍死了;
混一口飯不容易,為了混一口飯,很多人都在努力拼殺著,各種交鋒,碰撞不斷。一些是明處,在擂臺上交戰;一些是在暗處,以黑澀會的性質,拼殺血戰著。
很多拳師,為了混一口飯吃,不斷的忽悠人,手下的徒弟無數;還有些拳師,成為了一些貴人的下屬,為其看家護院。
在上海,出現了很多的武道宗師。
成為了武道宗師,意味著有了名望,無數的徒弟,小弟們,紛紛匯聚在身邊,形成了強大的勢力,可以搶佔一些碼頭;可以獲取一些灰色利潤;可以成為官府的打手,獲得一些好處。
所謂的武道宗師,相當於另一個層次的黑澀會老大!
王斌的武藝,不斷的增強著,漸漸到了暗勁巔峰,在上海灘算是一號人物了。只是他不是以武道修為而出名,而是以七品官,著名發明家,實業家等等名號,名揚上海。
人出名之後,各個形意拳的弟子,以同門情誼,紛紛上門。
王斌紛紛接納,給予各種工作。
只是短短半年時間,王斌就是賺錢一百萬兩銀子,其中除掉分紅,還有賄賂官員等等,純利潤也在五十萬以上。
而此刻,在北方,慈禧太后向十一國宣戰,義和拳運動徹底爆發,席捲了天津,北京等地區,亂糟糟一片,失去了秩序。在士紳官員的支援下,無數的大師兄,帶領著弟子們,紛紛揮動著大刀,砍殺向了洋鬼子。
八國聯軍侵華,血戰廊坊,血戰北京……
北方在血戰著,上海卻是和平著,東南自保,南方的各個總督,與洋人和諧共處,好似一家人一般。
“王斌,你爹死了!你爹率領義和拳,殺洋人,終究是寡不敵眾,被洋人亂槍打死了,腦袋掛在了城門上,還是霍元甲講義氣,隻身趕來,夜裡將你爹的頭取下、埋葬。”
這一天,李書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