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水東岸,一處地勢較高的山丘上,百餘營帳錯落而立,四周佈滿了拒馬、柵欄,此處正是司馬霍篤屯兵之地。
在完全佔據了粉水東岸之後,根據文聘的指示,霍篤雖未渡過粉水向房陵進軍,卻也沒閒著。
一方面等待後續援軍的同時,派兵彈壓佔據的邑寨,另一方面收攏主戰兵力集結於粉水東岸...安營紮寨、整頓兵戈,準備隨時兵進房陵、昌邑兩地,到也搞出了不小的聲勢。
霍篤,南郡枝江人氏,霍氏乃是枝江大氏…數年前孫吳攻伐荊州,二十四歲的霍篤領著數百鄉眾投效劉表…後因文武皆備,得到文聘賞識,一路升遷方才有了今日的軍勢。
“報…司馬!探馬來報,昨日清晨,楊昂親率四千大軍出了房陵,正直奔我大營而來!”
夾雜著凌亂的腳步,一名凍得滿臉通紅的軍侯來到了霍篤身邊,行了一禮…急聲稟道。
“哦!楊昂竟然有這般膽魄?”
扶起身前的軍侯,霍篤微微一愣,顯得有些詫異。
“司馬,不可大意。
房陵雖然勢危,可楊昂必經究竟戰陣…如今我大軍雖佔據粉水東岸,可兵力分散…大營將士不過三千。此時楊昂出兵,必然抱著拼死一戰的信念…”
“吳軍侯說的沒錯,依屬下看…一方面派出探馬繼續探查楊昂動向,一方面加固營地…向將軍求援,速發援軍。”
……
兵為將形,受文聘帶兵的影響,荊州步軍將校在戰陣之上顯得穩重許多、也自信許多,至少比荊州各地的郡兵、守軍不知高了幾個檔次。
“吾明白!算算時日,楊昂傍晚也該到了!…現今我等據營而守,楊昂大軍風雪兼程、繞道而行著不下百里。既然楊昂辛辛苦苦的來了,我們總歸是要有所表示才是!
傳某軍令,挑選八百刀斧手,分作兩隊,今夜隨某…去和楊昂打個招呼!”
霍篤不知道的是,在霍篤決定夜襲的那一刻!數名荊州哨騎正從筑陽出發,懷揣火漆印信直奔霍篤本部而來。
……
傍晚。
正如霍篤所預料的一般,楊昂、彭羕一行大軍出現在了粉水西岸。
“將軍,先生。
對面便是霍篤本部的大營,因為四周佈滿暗哨,迄今尚未探查出霍篤大營的虛實。”
粉水江畔,一名屯長手指著對岸篝火明亮的山丘,神色略顯忐忑的說道。
“這怨不得你們!文聘用兵謹慎、穩重,麾下的將士自然也深受影響。”
“傳令下去,大軍就地安營紮寨!內緊外鬆,注意敵軍夜襲!”
看著身前結冰的江面,楊昂吩咐了一聲,往前走了十餘步…在冰層上狠狠跺了兩腳。
“先生怎麼看!”
望著遠處的營寨,楊昂扭頭看向彭羕,略顯恭謹的問道。
“大軍奔襲百里,觀之天象…今夜必定月黑風高、寒風刺骨,在他人看來或許是夜襲的良機!不過有些事…我等還是要好好商議一番。”
呻然一笑,彭羕朝著楊昂點了點頭。
此刻的楊昂,與昔日張魯、閻圃二人口中的楊昂相比,無疑是穩重了許多。
是夜,寂靜無聲。
在一頓飽飯之後,除了前後寨門把守的上百甲士之外,勞累的漢中將士早早的爬進了營帳,擠在一起酣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