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利”字不僅能夠讓互不相識的人合作。
同樣也可以讓人被“利”所控制。
按照秦河的猜想來看,謝家不可能就這般輕易地放過自己。
至於自己發家的南疆城必然也會派人前往檢視。
若真去了,那自然也會發現鹽井的事情。
若是普通老百姓也就罷了,以謝家那等門閥世家,必然會知道煉製食鹽的方法。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相信謝家絕不可能放著這麼大個鹽井不管。
如此一來,到時候謝家一旦啟用鹽井,那他便可將收集的證據遞交上去給中書令。
想來中書令也有辦法讓謝家吃個悶虧。
至於另外一邊,讓李陽去弄謝家的商船其實也不然。
謝家的商船在秦河看來並非商船,只不過是打著商船的名號罷了。
如今這沿海一帶倭寇橫行,商船更是煩不勝煩。
這一切似乎都歸結於倭寇的身上。
可實際上,真的都是倭寇所為?
倭寇那彈丸之地才多大?人才多少?
真能弄出這麼多的倭寇來?
在秦河看來這樣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
那些個倭寇若真的要說的話,也就等同於內陸的山匪。
山匪才多少?
又有多少人真願意去當個山匪?
更何況,倭寇的運氣可不至於這般好吧?
每次都能夠遇上商船!
即便是守株待兔,那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守著吧?
能夠了解商船出行時間以及航線的,也只有那些商會內部。
一經這般分析,秦河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如今在海上橫行的倭寇當中,真正的倭寇只是佔據了極小一部分。
而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勢力假扮的倭寇,正如他們先前做的那般。
而那謝家掌控的商會,便是秦河第一個懷疑物件。
原因無他,雜物值得他們耗費那麼大的精力去做嘛?
……
青河州,水師營地。
狼藉一片的水師營地早已不復往日的光景。
突然冒出的海寇將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不說,更是損失慘重。
水師營地總共二十艘戰船,這一下子便損失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