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自然而然也是到了劉健這裡,他是內閣首輔,又是河南人。
“這河南、陝西和山西乃是我中原故土,是我華夏祖地,如果這華夏祖地都沒有什麼人的話,這可是對祖先的大不敬。”
“我漢人從中原大地崛起,一直持續不斷的擴張才有了現在的版圖,這中原大地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源,是絕對不能放棄的啊!”
劉健有些痛心疾首的說道,陝西、山西和河南這可是華夏祖地,漢人的起源之地,可是現在,這些地方的人竟然在大規模的流逝,數以百萬計的人在往外遷移,整個河南都要空了。
聽到劉健的話,弘治皇帝的臉色忍不住微微一變。
“事情竟然已經如此嚴重了嗎?”
弘治皇帝皺著眉頭說道。
“陛下,事情可能比我所說的還要嚴重,大量人口的流失,整個河南就如同災荒之年一般,田地荒蕪、村莊廢棄,一片蕭條。”
劉健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陛下,劉公,我覺得這其實是好事。”
這時,李東陽笑了笑說道。
“這是好事?”
劉健微微瞪大了自己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李東陽說道。
“對,這當然是好事!”
李東陽點點頭說道:“河南這邊大規模的自發性移民到遼東或者是海外去,這說明了我們在遼東和海外的移民生活的非常不錯,所以才能夠吸引大量的人外遷,若是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肯定是不會形成大規模的自發性移民。”
“要知道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故土難離,都不喜歡往外遷移,除非是朝廷的命令強制性的遷移。”
“現在竟然形成了自發性的大規模移民,這就足以說明在遼東、南洋等地區,我們遷移過去的移民生活富足,衣食無憂,充滿了希望,否則是不會有人自發性的遷移到這些地方去的。”
李東陽是負責移民安置工作的,這樣一講,自然也是有向弘治皇帝邀功的意思,當然他所說的也是非常有理,弘治皇帝、劉健、張懋等人聽了也是直點頭。
這沒有足夠的好處,誰願意背井離鄉的去移民?
肯定移民都過的很不錯,所以也是帶著自己的親朋好友移民出去,也就形成了移民潮,導致了河南這邊人口的大量流失。
“李公所言有理~”
“根據我們戶部最先的統計資料來看,遼東、南洋四省的人口增長非常迅猛,稅收也是相應的迅速暴漲,糧食產量高增,遷移到這些地方的移民生活都非常的富足,都有自己的土地,牲畜和房屋。”
“這足以說明陛下制定的移民政策是非常成功的。”
戶部尚書佀鍾也是跟著發言道,遼東發展很猛,今年前幾個月的稅收增長非常猛。
“可是河南這邊已經十室九空啊!”
劉健聽完,無奈的說道,話雖然如此,可是河南已經沒人了,這可怎麼辦?
“這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好事啊!”
“劉公,這當然是好事啊。”
“以劉公剛剛所說的林縣為例,據我所知,林縣是整個河南最窮苦的地方,林縣非常的乾旱,十年九旱,連年大旱,別說是種糧食了,有時候即便是人喝的水都很珍貴。”
“林縣人非常的窮苦,待在林縣這裡連水都喝不上,可是遷移到了遼東,不僅僅有自己的肥沃土地,生活富足,你說這是不是好事?”
“林縣這樣的地方其實已經不適合生存,環境太過惡劣,生活在林縣這樣的地方,縱然是再辛勞,也是無用的,因為辛勞也不足以養活自己,連水都喝不上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就該將人全部遷移到環境更好的地方去。”
“這自發性遷移出去的人,都是河南這邊的窮苦人,在河南只能夠給地主種地,而且因為人多地少,往往租到的地都很少,地主剝削又非常的嚴重。”
“可是遷移到遼東和南洋去,他們不僅僅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而且這些地方的環境好,靠著自己的雙手可以衣食無憂,生活富足,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大規模的自發性遷移到遼東和南洋去的原因。”
“劉公,你說這是不是好事呢?”
“難道說非要讓他們在河南這裡人擠人,人壓人,忍受著地主的剝削和壓榨,辛辛苦苦連飯都吃不飽才算是好事?”
李東陽的話直指這件事情的本質,說到底還是因為遷移出去了,可以過的更輕鬆,活的更好,能夠吃得飽穿得暖,而待在河南卻是連吃飯都吃不飽,自然而然這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