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爺爺~”
有個小傢伙來到李老頭的身邊,奶聲奶氣的喊了起來。
“哈哈,好好~”
李老頭一聽,趕緊報起來,看著粉雕玉琢的小傢伙,那是喜歡的不得了。
另外一邊,王老爺子這邊也是差不多,不過卻是不如李老爺子這邊人多,但也不少了,也是有十幾號人,熱熱鬧鬧的,開開心心心的。
一番熱鬧之後,李老爺子坐上了四輪馬車往龍頭鎮走去。
“爹,這些年你過的怎麼樣?”
李三娃看著李老爺子,眼淚是一直都沒斷,儘管小時候沒少捱打捱罵的,以前在河南老家的時候,也覺得老爺子有點煩,但是這一分開就是八年的時候,他還是很想念自己父親的。
“好,過得還不錯。”
“現在世道好了,日子好過了。”
“有吃有喝的,什麼都不用愁。”
李老爺子笑了笑回道。
“老大他一家也孝順,也都沒有種地了,都在城裡面做事,李野現在也是一個大工廠的管事,有出息,還生了幾個大胖小子。”
“老四在遼東這邊也是很不錯的,家裡面的田地很多,李賀、李明兩兄弟也成家立業了,還娶了朝鮮人為妾,小日子過的很不錯。”
“老五在南洋這邊種植園都有幾個了,李青、李謙、李旭三兄弟還一起買了一條大船,以後專門跑船做買賣呢。”
“老六家現在也過的不錯,去了京城這邊,還在京城買了房子,想叫我過去住,我才懶得去呢,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過的好就行了。”
“老七家倒是有些讓人不太省心,她丈夫納了幾房小妾,天天兩夫妻吵的,都是世道好了,就她丈夫那樣子,竟然也是學人納妾。”
李老爺子也是將李三娃幾兄妹的情況說了出來。
“那就好,那就好~”
李三娃仔細的聽著,聽到幾兄妹都過的還不錯,也是放心下來。
“爹,我家這邊也挺好的。”
“在城外有兩千多畝地,另外還弄了一個牧場,養了一些牛羊和馬匹。”
“李鷹在做一些買賣,專門走波斯,生意也還可以,一年也能賺不少。”
“李鶴他一直在讀書,成績不錯,這次考上了帝國理工學院,要去京城這邊深造,這以後雖然不能做官,但也算是個讀書人了。”
李三娃也是向李老爺子彙報起自己家裡面的情況來。
河中地區這邊,李三娃他們這些第一批移民,現在主要還是以種地搞養殖業、畜牧業為主,至於第二代李鶴、李鷹他們這些,在大明關內本土出生,然後小時候移民到河中,在河中這邊長大的這一代。
他們往往多少也是讀了一些書,能識文斷字,故而有很多人也是學著做生意、開工廠之類的。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李三娃他們這一輩人往往都是隻有一個妻子,因為以前都是窮苦人,即便是現在有錢了,日子好過了,也是一直秉持著勤儉節約的傳統,很少有人回去納妾之類的。
但是李鷹、李鶴他們這些年輕人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