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拍下,桃千金上火勁吐芒,將阻擋劍路的兜露子佛珠紛紛灼燃起火!
沁人心脾的兜露樹花芳香,瞬間就變成股股帶著嗆人氣味的青煙。『≤燃『≤文『≤小『≤說, 與隔空御劍不同,這口魏野隨身養煉的道門法劍在正主手中,威力遠非方才鬥法可比
火劍直拍而下,做當頭棒喝愚僧之勢,老僧唱經之音亦隨之嘎然而止。
一道莊嚴悲憫兼而有之的淡淡佛息,自老僧眉間淡淡透出。
火劍落於頂,老僧雙目便在此刻睜開。
那雙眼睛,像所有的老人一樣,晶體渾濁,異常乾澀,虹膜與眼白界限不復分明,卻在瞬間變得如清早蓮瓣上的一滴晨露般清澈分明,瞳孔便如同一粒紺青琉璃珠。
青白分明,如青蓮妙華,此名紺青蓮華目。
在佛門的傳說中,佛身具三十二種瑞相,依三十二種善業法而生。善視眾生為其中第一部善業法,佛門比丘依法成就,而得證青蓮佛眼相。
枯僧開佛眼。
老僧望了魏野手中桃千金一眼。
眼如青蓮,瞳似秋水,清光湛然,慈悲可親。
然而落在老僧眼裡的,只是魏野嘴角一絲嘲笑。
雖然掛著張皮笑肉不笑的臉,魏野手上力也緩了一絲,桃千金下落度隨之變慢,原本零點二秒一格的播放畫面,被人強行拉成了二秒一格,十秒一格,二十秒一格,到幾乎按下了暫停鍵。
並非是時間的流在老僧這雙佛眼之下起了什麼變化,而是隨著老僧這雙眼睛,魏野與老僧之間的空氣驟然變得無比粘稠,將桃千金固定在了距離老僧頂上不過半寸之間!
魏野保持著持劍下拍的姿勢,看著老僧說道:“開眼動念,凝氣如石,你欲以禪念封我劍路,卻不知我掌中之劍,又豈是徒具劍形的凡兵?”
話聲中,魏野腕子一翻,猛地將桃千金一轉,大喝出聲:“斬!”
一聲“斬”字出口,魏野再也不壓制劍上殺意,原本平拍而下的劍鋒,猛地立起,劍鋒之上火勁化為奪命之刃,呼嘯著離開劍身,化為數道高運動的熾紅劍氣,直取老僧周身!
劍氣催命而來,老僧面色莊嚴悲憫如故,雙掌於胸前一分,左掌仰而向天,右掌俯而向地,俯仰之間,恰如一隻方匣,護於心上。
此為佛門大手印法門之一的梵篋印,象徵佛門八萬聲聞法藏收於一心。
老僧雙手結成梵篋印,口中複道一偈:
“如是法藏,莊嚴淨地,兵火煩惱,不可留停!”
偈語聲聲中,老僧雙掌之間光明大作,心口現出一輪卍字佛印。
心間現佛印,雙眼現青蓮,一道熾紅劍氣也正在此刻,自老僧肩頭劃過!
劍氣過處,卻有金光浮出,一枚不過指甲大小的卍字佛印在老僧體表右旋而出,恰托住了劍氣下落之勢。
劍氣無功,魏野眉毛一挑,卻是誠心實意讚歎道:“刀劍不能破,兵火不能傷,一切障難不能礙,原來禿驢你早已經修成安住法藏金剛相。 ”
聽著魏野讚歎,老僧面上毫無得色,只是喃喃誦經不止,眉間慈悲之意更加濃重,一篇經文頌罷,老僧方才定定地注視著魏野,開口說道:“施主,既然知我,便應知佛,火宅苦惱,放下如何?”
法劍臨頭,此言何其誠懇也。
炎氣逼身,此心何其慈悲也。
但落入魏野耳中,只換來這前民俗學者一聲全是諷刺意味的抱怨:“所以說我最討厭話不好好說,只會用打油詩交流的傢伙了。”
說著,魏野劍訣一劃,道道劍氣呼應他的指訣,如龍唳嘯,在老僧護體佛光四周遊走著。仙術士手上催動劍氣,口中卻是不待停頓,冷笑道:“你雖持金剛相,境界比起我所見過的那些傢伙高出一線,已破欲界天定、四禪天定,入無色天,隱入四聖法界一流,卻依然住於聲聞法藏之中。說破天去,這金剛法相仍然不脫小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