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門理論中,世間萬物,皆由先天一演化而生。[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燃『≤文『≤小『≤說, 所謂天人,所謂玉女,乃至符官神吏,更是清靈之氣結形化生。
然而魏野所見,這些太淵宮中執事的將校、玉女,身中那一股清靈之氣,幾乎耗散一空,只是虛虛頂著這麼一個空殼子而已。不要說魏野,尋常術者,也能輕易地將這些只剩空殼的仙靈徹底打散還原成一道清氣。
再隨著韓眾前行,更能見到沿途神將盔裂甲殘,刀劍捲刃,分明一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模樣。
而不斷出現在甬道前方的散華玉女,更是釵不全,鬟凌亂,綃衣猶帶焦黑火痕。
怎麼看,這都是一副兵燹劫火過後的樣子。
走在這一道流光甬道之上,仙術士雖然想著這些有的沒的,身中所修持的吐納之術卻是自然運轉。
要說魏野一路修持至今,什麼最差,那便是這吐納之術終究是較他今日的道行差了一截。這部吐納之術,雖然路子也算是道門正宗一脈,用於養煉內氣十分得宜,魏野行走坐臥皆修持不斷,也將根底打得十分厚實。
然而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等若是琉璃罩裡的麻雀,能見天日,也能飛騰,卻始終難以脫出這個藩籬來。
雖然說運使道術時候,借法力運轉之道,煉身形如祭煉法器,也不失一條劍走偏鋒的路子。然而這樣修煉,終究是走入旁門,縱然幸運值夠高,勉勉強強地突破了天人之隔,鑄就仙體,也不過歸於散流。
可是此刻感應這些太淵宮中神將、玉女身周清氣運轉結形之妙,魏野周身氣機也似有相應,竟是隱隱有了衝破原本吐納術桎梏的可能。
這機緣到得好生意外,然而魏野只是維持著元神清明,任由氣機自行運轉,自己卻是步子不停,緊跟著韓眾。
韓眾似也感應到了魏野身上氣機湧動,微微側過臉來,意味深長地望了他一眼,卻是什麼都不曾說,腳下步子,卻是放慢了些。
但步子再如何放慢,這條看似望不到盡頭的水光甬道,最後還是到了終點。
虛空之上,水光如練,正連著一方玄石方臺。
方臺之上,立著兩尊頭生圓光的神人,法相高大,如山聳,如嶽峙。
或者說,神人的法相虛影。
左那尊神人法相,雖是虛影,卻依然如生,頭包黑幘,身披皂衣,方面闊口,袒胸露懷。身上那件皂衣之上,只見雲氣流轉,聚散不停,又有草木摧折,沙石亂走,江海生濤諸般異象,如走馬燈一般不斷映現。
這位似嗔似怒的神人,大腹便便,一呼一吸之間,肚腹伸縮,便有勁風自口中噴湧而出。一頭生著雀鹿身,通體豹紋的異獸,便在這尊神人噴吐的風中騰躍嬉戲。只是不論這頭異獸如何飛騰,卻一直不能離開神人身周。
便在這身形雄壯如力士的巨神之側,立著一位頭戴籠冠的溫雅仙官,身披天青氅衣,腰繫墨綠絲絛,頂上有一團潑墨般的雲朵翻湧,雲朵之中,一會浮現出楊柳吐綠、草色初生的籠紗細雨,一會又浮現出霪雨綿綿的黃梅雨、亂珠跳船的傾盆雨,時而又是殘荷作響的秋涼雨、落地凝冰的夾雪雨。
在這位仙官手中,託著一隻方口扁腹的蒼玉壺,一尾不比水蛇長多少的小龍,正攀著玉壺口沿,好奇地向下打量過來。
仙術士左望望,正對上那巨漢半睜的眼,右瞧瞧,那條膽小的龍子鑽回了蒼玉瓶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