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咬著這個詞,李瑞麟是一臉被人捏著鼻子灌了黃連湯的表情。
你老到底知道不知道,在我大清治下,一個“朱”字,一個“明”字,都是要人命的?
華亭人蔡閒引了一“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的紫牡丹詩,就給判了個凌遲處死,滿門抄斬,女眷盡數賣為奴。
翰林徐駿吟了一句“明月有情還顧我”,便給押赴菜市口,斬示眾,文名聲震江南的崑山徐氏一族敗落到底,最後只剩下孤兒寡母賣唱維生。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廣州城裡正對珠江的朱明館,本來是奉祀葛洪之所,還不是因為“朱明”二字犯了忌諱,就直接給改成了佛寺?
這種犯忌的匾額,給李瑞麟十個膽子,他也絕對不肯去題,若不是身受“蠱症”所制,就先以“語多悖逆”的罪名,辦魏野一個文字獄了。
魏野看了李瑞麟一眼,哼笑一聲,重又道:“既然朱明二字犯了某些人的忌諱,魏某又豈是個愛惹事的人,換了朱字,改用重字,取離象者,重明以麗乎正,化成天下之意,便叫重明山房吧。”
聽著“重明山房”這四字,李瑞麟苦笑一聲,心說:“朱明固然是犯忌諱犯得無以復加,這重明也未見得避嫌到哪裡去。也罷,左右你這位魏仙師也是個江湖人,不比那些讀書讀迂了的秀才舉人。[txt全集下載.]這文字獄說起來,總是有人出告,驚動督撫,才算是鬧將出來。便有人要出告你,照著當初處置鳳天南的法子,預先取了級,自然還是一個天下太平便是。”
“是了是了,鳳天南的武功,已經是廣東武林道上一等一的大人物。你又不知道比鳳天南高明出多少,自然日後廣東地界的江湖人,都要唯你馬是瞻,便有人想要出,只怕也走不出廣東地界了。”
想到此處,李瑞麟又將心放下來不少。
……
………
李同知的心放下來了,然而在距離佛山鎮同知衙門數百里外的大嶺山馬鞍寨上,大當家夏侯勇怔怔地望著面前身穿軟甲的少年手中那一支螭虎分踞兩儀的火色令旗,心卻是朝下一沉。
“奉吾師之名,五虎派已滅,鳳天南父子伏誅,與五虎派勾結一氣的廣東各路綠林山寨,一概剿滅,不留活口!”
夏侯勇也是刀口上打滾十幾年的老江湖,在廣東綠林道上,大嶺山馬鞍寨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字號,哪見識過這個場面?一個十幾歲的毛孩子,擎著一支令旗,就上門來耀武揚威的?
守在寨門之上,他朝下望了一眼,正準備揮手下令,來一個狠的。又覺得這小子模樣清俊,殺了實在有些浪費,不若抓了下來,廢了武功,賣進相公堂子裡去為好。
正這般盤算著,卻不料一道寒氣自寨門下直衝而上,不等夏侯勇反應過來,到底有什麼東西襲來之時,一股冷入骨髓的寒意就這麼席捲了他的全身。
大嶺山馬鞍寨的大寨主夏侯勇最後聽到的,是他面部的血液凍結時的冰碴碎響。
這樣的死亡宣告,不僅僅出現在大嶺山一個地方,以為佛山鎮為圓心,帶著螭虎令旗的催命使者,朝著廣東各處綠林勢力所在之處就這麼直截了當地撲了過去。
就在大嶺山馬鞍寨覆滅的時候,牛牯嶂上的盤山寨裡,鐵矛、鋼棍同時揮舞,不知道有多少試圖阻擋這兩根奪命攪棍步伐的山賊,就這麼被打得骨斷筋折,直飛出去。
比起被寒冰釘凍結血液而死的馬鞍寨山賊們,或許在黃泉路上還可以他們的同行們吹噓一番:“起碼咱們還落了一個全屍!”
何茗對於這樣的活動,可是雀躍不已,唯一的遺憾只在於:“老魏也實在不夠意思,這地方的山賊都是廢物居多,隨便捱上兩棍就了結乾淨,實在不過癮!小孟起,咱們掃過了這座山寨,不如就先來比劃比劃,實話告訴你,比起老魏,我才應該當你們師兄弟兩個的師父!”
就在何茗這般興致勃勃地挖魏野的牆角時候,結束了對李瑞麟李大同知的拜訪,魏野卻是又要馬不停蹄地趕著去赴另一場會面。
既然要在佛山鎮立派闡教,那麼打響名頭就是理所當然之事,藍翎侍衛何思豪和他所肩負的福康安密令,就成了一個再好也不過的捷徑。
誰讓福康安體會上意,深感武林勢力太難掌握,必須分化之、削弱之,方能保得滿清江山萬萬年,所以不惜血本地要召開一場“天下掌門人大會”來著?
五虎派覆滅之後,這位奉命邀請兩廣地方武林大豪的藍翎侍衛原本沒什麼差事好辦,頂多是在五虎派的抄沒過程中分一注浮財。
至於什麼“金錢幫之主端木道人”的幌子,魏野倒是懶得再打了,五虎派已經死的不能再死,犯不著讓何思豪再跟著做捧哏。
但是對何思豪這樣比起武人更像是小官僚的藍翎侍衛而言,五虎派也好,別的什麼新門派也罷,能成為他仕途的助力和金庫的,才是好門派。
論銀子,五虎派的庫房裡有的是,便給何思豪一筆也不成問題。只是如今這個時候,多少見識過了魏野那一身深不可測的修為,便是魏野要給,只怕何思豪也不敢收。
對於魏野而言,也不過是從何思豪手中拿一張天下掌門人大會的請帖而已。
正如所料,這次與何思豪一晤,不用魏野開口,何思豪就直接把原本送給五虎派的空白請帖改成了魏野所有,只是他還是不免要多問一句:“敢問仙長,貴派要替了五虎派上京,只是這門派字號是什麼,還請示下。兄弟們回京稟報福大帥,大帥若問起來,咱們廣東武林的頭一家門派喚作什麼名字,掌門人如何稱呼,有怎樣的驚人藝業,兄弟我也好說個清楚。”
聽著何思豪這問題,仙術士只是一笑,微一沉吟便道:“這門派祖述太上道祖,受教於文始真人,以魏某為掌門,至於名號,便是道海宗源四字,你以此回報福大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