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隆盛世”一路急轉直下到“大清末世”,其實用不了多少功夫。[求書.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火然文??? ???.?ranen`
殺空了京師大半衙門,又傳來了遵化東陵的天地異變,不過半月功夫,直隸地方已經是人心惶惶。
到了乾隆年間,這片土地上的南北差異已經相當明顯。而經過康熙到乾隆祖孫三代的刻意經營,北方風氣也變得越保守而彪悍。更不要說直隸省作為北地中樞所在,人煙輻輳,訊息靈通,像河間府之類地方又盛產太監——在別處要傳半個月的訊息,在直隸怕是要不了三天!
這個年月,終究要比同治、光緒那等王朝末世景象要強了不少,地方官總算還是正途居多,沒有後來那麼多隻知道撈銀子的捐班。起初各地的知州、知縣,還敢帶著衙役彈壓謠言,逮著造謠傳謠的倒黴鬼,幾十斤重的大枷直接套了就朝街頭一鎖!
但是不過幾天功夫,謠言就越傳越邪乎,光憑那些衙役,根本是抓不勝抓。知縣老爺派師爺去請縣裡掛了千頃牌的鄉紳耆老議事,這些人老成精的地頭蛇,乾脆就紛紛稱了病,只打幾個子侄輩的出來糊弄事兒!
茶館裡,酒桌上,跑單幫的貨郎繪聲繪色地說起不知轉了幾道手的訊息,然後就得意洋洋地收下左右人等的驚詫欽佩眼神,倒好像他自己與有榮焉一般:
“滄州、吳橋、南宮……什麼地方都起了壇,掌壇的師兄,都是能請神、能扶乩,一個個拳棒精熟的師父!赤腳踩刀梯,空手捏炭火,油鍋撈銅錢,真是眉頭都不皺一下!滄州的縣太爺帶了衙役過去彈壓,直接就給人一把扯出轎子,掛到樹上了!”
這樣的訊息,聽的人是咋舌的多,動心的少,但是架不住一**地來啊。
更多玄虛的傳聞,就這麼一樣樣地在人們口中冒出來——
在通州街面上,也有穿一件破直裰、沒戒疤的野和尚,敲著木魚唱偈子:
“天上月兒圓又圓,
地上皇爺坐金鑾。(. 無彈窗廣告)
月兒有圓也有彎,
皇爺福分不齊全。
一代順治坐燕京,
二代康熙享太平,
三代雍正不長久,
四代乾隆就要丟。
就要丟,就要丟,
胡兒沒福坐龍樓,
紅頂子藍翎子夜夜愁。
夜夜愁,夜夜愁,
大劫到來豈干休?
和尚我奉了法旨求佈施,
募化下直隸全省點人頭。
只可憐無生皇娘天堂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