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浙西玉泉寺這許多變故間,永樂禪院的地下石廳中,司馬鈴露出小小的尖牙,一口咬在了桃千金的劍柄上:“叔叔!明知道幕後黑手是誰,你居然不管不問,就劃出這麼一小片地方,就讓那條烏魚跑了?”
“別咬,別咬,留神你的牙!”桃千金中魏野一面叫,一面駕馭著桃千金跳了兩下,試圖把司馬鈴顛下去,卻是不得要領,最後只好放軟了口氣回答道:“你阿叔我還用得著忌憚烏靈聖母這老寡婦?她不過是個凡間女子,被蛟精老公移轉鼎爐後,苦修數百年而成了烏龍之體。[txt全集下載.]ran?en ???.ranen`論道術,也不過在妖仙裡算個拔尖,可又幾時是我的對手?但是你瞧著曼荼羅陣的佈置,總有些讓我眼熟又奇怪之處,雖然看上去是被高人修正過了,但與此界道法並不算絲絲入扣。可見普風這烏魚精也好,他背後站著的烏靈聖母也罷,都只是被人擺上前臺的人物,在後面肯定還有……”
“所以你打算放長線釣大魚嗎?但是叔叔你這種一言不合、拔劍相殺的風格,就不要冒充智者了啊喵……”
“口胡,就算魏某不算是個智者,起碼也能算是個智將!”
……
………
一夜之中,大河之北,大江之南,變故迭起,但除了有心人,誰也捕捉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但夜盡天明,涿州城裡就是一片沸沸揚揚的動靜!
永樂禪院也算是涿州有名的大叢林,然而這座大叢林如今卻在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 [天火大道]
單這個事情,就足夠涿州百姓說嘴上一陣子的了。
涿州城臨街老字號的高家酒肆,店面不算大,但是店家調和得好湯水、做得好吃食,也算是三教九流都愛光顧的所在。此刻人人議論紛紛的,都是永樂禪院一夜間的變故。
一個頭戴方巾的老儒,呷了一口淡酒,搖頭道:“所謂水火無情,那禪院四下裡都是焦黑火痕,說不得便是那些僧人侍奉香火不謹慎,半夜裡走了水,這才將好端端一個大庵堂都化成了灰堆。所以說平日裡,用火都要小心謹慎,一個不小心,可不是頑的。”
一旁便有人搖頭道:“若說是走了水,怎的四周民居卻是一點也沒起火,這豈不是奇哉怪也?”
也有平素信佛的便道:“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我常聽和尚們道‘常念觀音經,火災便不起’的。想那永樂禪院四周民戶,都是信佛向善,所以佛天保佑,不曾被火,也未可知。”
之前那人聽了更是嘲道:“若說念觀音念如來便不被火燒著,那永樂禪院的和尚念觀音經可不知有幾千幾萬遍,怎的這火偏偏把廟給燒了?”
這話一出,兩下里都是瞪起眼睛來,只是隔著幾張桌子,才沒有立即廝打到一處。
一旁倒有個人,冷笑道:“這火不燒民家,只燒禪院,自然是禪院有可燒的道理了。”
一旁眾人聽得他說話似有所指,頓時都大感好奇,湊上來問道:“這位仁兄,此話怎講?”
那人夾了一箸醬肉,慢條斯理地送到口中嚼了嚼,又拿起酒盅來。一旁早有曉事的,拿過酒壺道:“我這壺是官釀的聖元春,仁兄不嫌棄便先用一盅!”
得了這個好處,那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擦了擦嘴方才道:“我本家妻舅老爺的二兒子是做木匠活的,三年前,永樂禪院翻修,請他去做活。據他講,當初曾在那廟裡後面的精舍上幹活世界,隱隱約約聽得那精舍下面有女人哭聲、叫聲。他當時順著哭聲找過去,卻被管事和尚攔住,還叫了兩個燒火頭陀,將他一頓好打,只說他偷了廟裡的香油錢,趕他出去。過去那永樂禪院的和尚勢力大,這事情他一直不敢說出去,只一次與我講過,如今那廟已經燒了乾淨,這事情我便替他說出來,這永樂禪院的和尚一個個不守清規,奸騙女子,還在地下修了密室,供他們辦好事呢!”
一說到這等話題,就連一旁那個看上去有些呆氣的老儒也都不由得放下杯子,聽他往下說去。
這人又舉起酒杯,一旁拿壺的客人忙知趣地替他滿上,便聽得這漢子繪聲繪色地道:“你們也不要以為我這些話都是沒根據地扯謊。今日州判帶人去火場,我也是跟著看過熱鬧的。那精舍雖然被燒了個乾淨,但地上卻了留了一個大洞,也不知道有多深。洲衙的捕快鑽下去了好些個,抬上來的屍更是不少,足見永樂禪院這班禿驢,明面上裝得是個有道高僧,卻只拿金剛杵與人下面開光咧!”
這話一出,滿座都是恍然般地一嘆,就連那老儒也搖頭道:“修築密室於地下,這用心深沉,非賊即盜,這是自然而然的了。”
由這老儒做了總結,一眾人敬他是個老者,也便搖頭晃腦地道:“這話說得甚是公道。”
而在涿州府衙中,管刑名的書辦,也正忙著磨墨、造文書,上知州提筆如飛,一面還道:“這些年來,本衙積下的無頭懸案,如拐案之類,還有幾起?趁著這個機會,一總地栽到永樂禪院這般賊僧頭上!”
永樂禪院化成了一堆瓦礫,傳出幾許段子、官場上栽贓了幾許懸案,這等事卻是和劉先主廟絲毫無關。
如今打著竹冠子的招牌,魏野盤膝坐在榻上,手中懸浮著十餘顆寒鐵煉造的白藏珠。這些用於攝魔封妖的法珠中,也是一股股的黑氣翻湧不停。
從一枚枚白藏珠中,透出了一陣陣似是而非的禪唱之聲,更是如蒼蠅蚊子般吵嚷不止:
“……其彼暗毒貪魔,以清淨氣禁於骨城,安置暗相,栽蒔死樹;又以妙風禁於筋城,安置暗心,栽蒔死樹;又以明力禁於脈城,安置暗念,栽蒔死樹;又以妙水禁於肉城,安置暗思,栽蒔死樹;又以妙火禁於皮城,安置暗意,栽蒔死樹。貪魔以此五毒死樹,栽於五種破壞地中,得五種毒根,五種毒莖,五種毒枝,五種毒葉,五種毒花,五種毒果,共得一百五十種魔類,即為吾等……”
一轉眼,白藏珠中又透出一陣光華,依然是一片梵唱之音:“明使以五種無上清淨光明寶樹,於本性地而栽種之。於其寶樹溉甘露水,生成仙果。先栽清淨妙寶相樹,次栽清淨妙寶心樹,次栽清淨妙寶念樹,次栽清淨妙寶思樹,次栽清淨妙寶意樹,如是樹者。名為活樹,得五種寶根,五種寶莖,五種寶枝,五種寶葉,五種寶花,五種寶果,共得一百五十種明子,即為吾等……”
“光暗相生,似佛似魔,這還真是……”魏野嘆息一聲,“貨真價實的摩尼教法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