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縣警察部,在這個港口都市,一向都是很有存在感的地方官僚機關。
清末鎮遠艦停泊在長崎港進行補給的時候,僅僅是地方治安系統的長崎警察署,就敢和鎮遠艦水兵在長崎街頭上演白刃巷戰。
而那一場被稱為“鎮遠事件”或者日人所謂的“長崎清國水兵事件”裡,那些浪人與落魄藩士組成的長崎警察,手持警用佩刀,襲殺鎮遠水兵,可是創造了五死六重傷的戰績。
而這場鎮遠事件,也越發刺激了明治元老們的海軍建立計劃,民間捐款給海軍,高呼“膺懲清國奴”的聲音不絕,又替日後甲午之戰埋下了又一根引火線。
但就算如此敢戰、能戰、善戰的長崎縣警察部,到了昭和年間,也多出來一個事事要作主的婆婆。
那個婆婆名叫軍部,而長崎縣警察部的特別高等警察課,就是替這惡婆婆盯著長崎縣警察們的小姑子。
特別高等警察課,也就是所謂的特高課,自然是直屬軍部的機關,名義上是警察,實質上是特務。對外,特高課在情報蒐集上從來不遺餘力,對內的工作也卓為可觀。
不管你姓左還是姓右,是崇拜赤色學說的****分子,還是推崇自由的傳統學人,或者只是單純同情破產農民和失業工人而號召改良的溫和派,甚至熱愛天皇陛下、發誓效忠的右翼國家主義者,都會被請去喝茶。
“國”自然是要愛的,但是“愛國”有沒有經過天皇陛下與諸位大臣的批准?擅自愛國,這也是反皇國的非國民!
以這樣的指導思想,而長崎特高課的負責人神內大尉更是陸軍士官學校出身,這個掛著少尉銜的特高課課長,沒有上陸軍大學的命,卻得了陸軍大學的秀才們那種辦事不著地氣、整人一把好手的毛病。
兼之軍部一貫的簡單粗暴作風,長崎縣警察部就首先折騰了個雞飛狗跳,中層官員大量地被免職,高層官員也隱隱有了被架空之虞。
而在警察部的日常運作中,神內大尉更是肆無忌憚地擴張自己的權力,不論什麼事情,都得要插上一手。
於是神內大尉的特高課下屬資料室,就成了長崎縣卷宗情報最為系統龐大的地方。
然而今天的特高課資料室,卻有不速之客冒昧造訪。
負責管理卷宗的特高課文員,全都被捆成龍舟粽般的模樣,放到了一邊,資料室外又被魏野下了好幾道禁制,各種各樣標註著“保密”的案卷就這麼送到了仙術士的案頭上。
這個時代,不管是天皇的詔書還是行政檔案,基本上都還使用著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這兩種注音字母,只作為文意的補充使用,倒談不上什麼閱讀障礙。仙術士目光掃過,便能將這些卷宗的內容瞭解個大概。
大部分的卷宗,無非是長崎縣特高課對本地的外國僑民,還有“思想危險”的思想犯嫌疑人進行監視的資料,要不然就是對本地各類結社的調查與追蹤。但在這類卷宗中,有一份被劃為“保密”的卷宗就顯得很有意思了。
那份卷宗,顯然是從長崎各個警署收集來的報案檔案,但統統都被壓下來,禁止立案。
這些卷宗雖然案發地點、時間,但是案件的內容卻是一般地大同小異
全部是少女失蹤案,沒有一件例外。[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
一開始的失蹤案,受害人也有小店的幫工,也有工廠的女工,也有家境良好的女學生。到了後來,受害者就集中在一個職業上了
或者是藝伎,或者是流鶯。
而比起之前的失蹤案,這類後續案件就顯得少了很多。沒錯,對那些做著皮肉生意的女子而言,除了那些從她們身上壓榨好處的流氓們,誰還會關心她們的死活?
而且這樣受害者的選擇方式,也應該是犯人在某種壓力下做出的因應。
肯定不是警方,看看這些警察拒不立安,只把卷宗朝特高課裡一送的應對就該清楚了。
那麼,能夠迫使特高課和警察部都無法過問的大人物,這麼想想,還真是呼之欲出了。
除了高野山那些敢於穿越時空,到北宋末年搞風搞雨的和尚,實在想不出還有哪一家在長崎港有這樣的力量。
以下防盜版,稍後會進行修正,希望各位讀者老爺多多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