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東京時間早六時,突兀而來的風雪驟然停止。
一直被高野山法力僧們堅守的宮城大手門開啟,裝飾著天皇家族菊花家紋的御旗湧出。
以宮內大臣一木喜德郎男爵為首的侍從官們,紛紛出現在了二重橋邊上。
騎著一匹白馬、身穿陸軍元帥服的裕仁,看似神情儼然地出現在宮城之外。
在他的身旁,是換上了一身橫七條金斕袈裟的大醫王,看似恭敬地替這位昭和天皇牽著馬。
而閒院宮親王、伏見宮親王這兩位代表皇族管理陸海兩軍的皇族重臣,以及宮內派的大臣們,則恭敬地跟隨在後。
從裕仁到皇族重臣們,都在身上掛上了寶星勳章,金質的勳章在陽光中閃動著別樣的光芒。
二重橋的另一頭,從千代田區各個地方彙集而來的一支支聯隊,還有率領聯隊的青年軍官們,神情複雜卻又充滿喜悅地望著走向二重橋的那個矮小男人。
一木喜德郎男爵看著那些全副武裝計程車兵,然後又看了一眼大手門後那些沉默的法力僧,最終放棄了掙扎,大聲喊道:“近衛師團與第一師團的諸君,你們的忠勇之心已為天皇陛下所認可!陛下接受了你們的陳情,即將重整國事!皇軍官兵們,你們的奮鬥已經獲得認可,現在你們應該歸於軍旗之下,返回你們的營地,不要讓陛下憂心,讓國民恐懼!”
隨著一木喜德郎男爵的喊聲,一種異樣的沉默蔓延在皇居廣場上。
漸漸地,有幾位帶隊的年輕軍官聚集在一起中橋基明、安藤輝三、磯部淺一、對馬勝雄、慄園安秀,他們聚集在一起,神態複雜地望著出現在二重橋上的那些帝國大人物。
大醫王的聲音緩緩地傳來:“諸君,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樑,應該明白這個國家的體制。不論是財閥、政閥還是軍部、文官,我們以名望、財富、武力拱衛在天皇陛下身邊,建立起萬民翼贊陛下的帝國體制。也正如諸君所反對的,當所有的掌權者漸漸勾結在一起之後,就變成了現在的情形。那麼,當高野山願意幫助諸君,導正國體、開創昭和維新時代的時候,諸君又有什麼理由要反對本山的行動呢?山僧相信,諸君是一定會理解本山的苦心,並且認同本山的計劃的。”
如果說大醫王這位新任高野座主有什麼不同之處的話,比起一位單純懷著救世之念的修行者,他更像是一位具備了強大神通的政治家。
雖然這強迫別人理解自己的作風,也只能是這個島國特產的政治家。
但就算如此,他的話還是讓裕仁為首的皇族與重臣們稍稍變了臉色!
不知是明治時代以來,國家神道為首的各種宣傳機器製造的天皇崇拜太過深入人心,還是大醫王的勸說終於起到了作用。漸漸地,四周計程車兵收起了手中武器,重又排成了那種彷彿請裕仁閱兵一般的整齊隊伍。
最後,不知是誰起了頭,一首裕仁和高官們最厭惡的歌聲響起:
“汨羅淵中波濤動,巫山峰旁亂雲飛;昏昏濁世吾獨立,義憤燃燒熱血湧;權貴只曉傲門第,憂國此中真乏人;豪閥但知誇積富,社稷彼心何嘗思;賢者見國衰微徵,愚氓猶自舞世間。治亂興亡恍如夢,世事真若一局棋;昭和維新春空下,兒連結為正義!胸中自有百萬兵,死去飄散萬朵櫻;腐舊屍骸跨越過,此身飄搖共浮雲。憂國挺身立向前,男兒放歌從此始!”
為裕仁牽著馬的大醫王,望著那些漸漸遠去的身影,面上的目光卻漸漸變冷:“陛下,您聽見了麼?蒼天震怒大地動;轟轟鳴鳴非常聲;永劫眠者不能寢。如果陛下真的覺得,皇國可以千秋萬代地存在,那麼山僧可以保證,您總有一天,也會吟誦平家物語的那首和歌的……”
似乎要印證他的話一樣,遠處即將離去的風雪間,有少女彈著三味線,哀慼的歌聲無端而臨:“祇園精舎の鍾の聲、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娑羅雙樹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あらはす……”
聽著那聲音,大醫王面上微微戒備,然而戒備很快就變成了茫然,因為在他的感知中,唱歌的女子,就像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般,再也找不到蹤影。
九月十九日,陸軍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與海軍軍令部長伏見宮博恭親王宣佈辭去軍職隱退,兩人從此轉入預備役,標誌著天皇家族對軍方的控制已經被全面斬斷。犬養毅再度組閣,然而在傳統的五相御前會議中,多了一個高野山大僧正的席位。
對此,駐日各國大使匆忙地聯絡本國政府,紛紛擾擾間卻沒有什麼準確的訊息。
……
………
一場亂事已起,一個國家動盪不安,但最初挑起這場變亂的人,在這場亂事裡扮演幕後黑手的人,最後在關鍵時刻出手、卻也很難被高野山感謝的人,只是坐在樹下,手中青瓷杯中浮著冰魚,沒什麼幹勁地躺在地上。
在他身邊,一盤擺盤精緻的秋刀魚刺身散發出濃郁卻不膩人的香味。
在秋刀魚表面,還有醬汁經過炙烤後的淡淡焦糖色,相對普通的秋刀魚刺身更有一絲不同的變化。
一隻糰子貓伸出前爪,撥弄了一下魚片,然後猛地撲進盤子裡,一口咬住最肥美的一塊魚肉,仰著短脖子把目標吭哧吭哧吞了下去。
仙術士端著青瓷杯,隨意地一擺手:“朱月,秋天的時候,換首比較應景的歌來聽聽。”
撥動了三味線的少女,點了點頭,然後輕聲唱道:“秋刀魚的滋味,貓跟你都想了解風馭。初戀的香味,就這樣被我們尋回。那溫暖的陽光,像剛摘的鮮豔草莓。你說你捨不得吃掉,這一種感覺……”
隨著過氣的老情歌,仙術士嘴裡的冰茶一口氣全噴了出來:“鈴鐺,不要給朱月沒事灌輸一些過期的中古音樂!”
半個身子都坐在盤子上,用小舌頭舔了舔爪子上殘餘的秋刀魚香味,糰子貓不屑地斜睨了仙術士一眼:“比起這歌,其實我更喜歡另外一首《西廂》來著。不過秋刀魚不是顯得應景嗎?”
朝著朱月招了招前爪,善解人意的女僕已經將滿盛著秋刀魚雜炊飯的古樸陶碗送到了貓兒面前。
望了一眼低頭吃起貓飯的司馬鈴,仙術士放下手中的瓷杯,取下腰間的竹簡式終端展開。
終端上,滿滿地佈滿了各種各樣的經卷目錄。
仙術士望著那些經卷,指尖在其中一篇上任意一點,隨即便有一尊小小的菩薩寶相浮現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