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上鄙薄著魏文成,墨玉將身一偏,在這卷《法源秘錄》四周踱了一圈。
如果說魏野這散仙當得有什麼短板,那便是在卜算前知這技能樹上,幾乎一點技都沒有點。
雖然到了散仙位業,對於與本身相關的命數已經冥冥有所感應,但那種“心血來潮,掐指一算便知吉凶”或者“法眼觀照,能見過去因未來果”的本事,魏野卻從未留心過。
那麼除了道書所記載的內容,還有什麼可以追索的線索?
若是真正的大神通之輩,號稱“普閱周天之事,遍識周天之物”,以靈臺映照世界,自能在方寸靈臺之中重演世間永珍。但這等靈臺推演境界,便不是尋常散仙可以望其項背的了。
但比起尋常散仙,仙術士卻有一個長處。
自從在太淵宮中參悟瞭如何以真形符法擬化神魔之身,他這一手以符擬意之術,也算是他在符道中領悟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絕學。
墨玉略一沉思,玉身透出一道星華,在半空擬出了一道人形虛影,頭戴嵌玉小冠,身披碧紗鶴氅,就連那極具暴發戶審美的海牙紋和團鶴牡丹花樣也沒有落下。
望著那道魏文成的真形符,墨玉卻微微搖了搖頭:“雖然看起來似模似樣,但和這卷《法源秘錄》上的氣息還不太相合……”
說到這裡,墨玉周身星華湧動,點點星光投入了《法源秘錄》之中:“何況有了演員,哪裡能沒有表演的舞臺?這卷《法源秘錄》內容旁雜無比,卻是對一個世界方方面面的法度都有所涉獵,正是最好的舞臺搭建素材。”
隨著星光透入長卷之中,《法源秘錄》之中近千道符篆,與數十萬文字,如同活物一般掙脫了紙面,連著長卷間沉澱的複雜氣息熔鑄在一起,化作了一座簡陋柴門,立在了峰頂。
冒充魏文成的那道真形符落在柴門前,懵懵懂懂地推開門,走了進去。
……
………
柴門後是一條鄉間小路,土壟間處處是青青麥苗,遠處小丘間梨花開得正豔。
魏文成依舊是那身天水碧的團鶴紗氅,頭戴赤金小冠,衣袂飄飄地走在田壟間。
道上偶爾有耕作的農夫、拾糞的孩童,看見他這一身華貴衣飾,頓時就躬身側腰,小心翼翼地讓出道來。
一道微風從他的鶴氅旁拂過,直入道旁村落,在村塾裡打瞌睡的老塾師身旁翻亂了一本黃曆,“嘉靖二十年”幾個字清晰可見。
雲端之上,有人感慨一聲:“嘉靖二十年?北邊有俺答部入寇,南邊海寇漸起,嚴嵩快要上位,明季亂象已現,還真是個好時候。”
“魏文成”緩緩走過村莊,卻聽莊子裡有幾個老婆子的聲口道:“秦師父,辛苦你來為我們講經,鄉下地方沒有什麼好物供奉,只收拾了些素齋茶飯,還望師父吃些再去。[八零電子書.]”
只聽得有個女子應聲道:“諸位老檀越且留步,我與貴莊有緣,所以情願以佛法佈施,哪裡就貪圖諸位老檀越的供養?何況貧尼自修行以來,不動煙火之物有年矣,為諸位老檀越供養之念,便飲一甌水便了。”
魏文成望去,只見那莊子上走出一群老婆子,簇擁著一位不過三十來歲的俏麗女尼。
那女尼身披一件墨紗禪衣,也不頸掛念珠,也不手捧經卷,就連木魚缽盂這些僧尼沿途抄化用的吃飯家伙也一樣沒有。正相反,這女尼肩上背了一口長劍,渾身隱隱有煞氣暗藏,不像是什麼良善路數。
那些婆子聽這女尼說,吃一甌水便算供養,又是歡喜又是稱歎,各自到家裡拿了花瓶瓷盆,盛了滿滿的清水爭著來供養。
那女尼也不推辭,先接過一隻花瓶,一仰頭便灌了個涓滴不剩,任那些婆子的大盆大碗敬獻過來,只是到口就幹。
一時間把清水喝了一空,那女尼又合掌唸佛,轉身便走。
別看她喝了那麼多清水,走起路來還是輕盈無比,足不沾塵。而每走一步,便有飄渺雲氣從地湧起,轉眼之間人就去得遠了。
那女尼去處,正好與魏文成打了個照面。
雖然不過是錯身之間,卻見這女尼將魏文成上下打量了個通透,微微點頭讚歎道:“郎君好個相貌,極富極貴之處,即使公卿亦不能比擬。貧尼行遊四海多年,也是第一回見到這樣貴不可言的面相!”
隨著這句話,那道真形符就如同被點透關竅一般,神情頓時變得鮮活無比,回頭笑道:“師姑取笑了,小生不過是個普通人,哪裡當得起這般讚譽?”
那女尼搖頭道:“漢高祖未發跡前,也不過是沛縣一個鄉間無賴。我見郎君相貌,富貴二字尚難概括全貌,便比擬漢高與本朝太祖,也猶有勝過處。郎君若是有心人,貧尼便在前面五十里外蔣家莊中駐錫,烹茗掃榻相待郎君來訪便是。”
若說烹茗掃榻待客,本來是一件雅事,可是從這俏尼姑嘴裡說出來,無端就帶上了一股桃色的曖昧氣息。
對此,那道真形符擬化的魏文成已經拿出了幾分正主般的風流倜儻氣味:“既然師姑虔心相請,擇日不如撞日,我這便隨師姑一行那蔣家莊好了。”
對方如此自來熟,這女尼也頗為訝異,展顏一笑:“郎君若能跟得上貧尼腳程,便只管隨貧尼走這一遭。”
說話間,那女尼也不待如何行動,舉步踏出,身形已在數丈之外。
也不見她駕風,也不見她施展遁術,就這麼一步踏出數丈。
若在人前展露這等手段,免不了要被人見神見怪,以為是真仙在前,然而云空之上已經有人瞭然輕笑:“縮地成寸,果然是地煞變化之術。這尼姑飲水數甕的時候,已經顯出些不凡來,此刻用上了縮地成寸之術,更是有意賣弄,只是不知為什麼,這俏尼姑偏偏看中了魏文成?”
然而便在那俏尼姑施展縮地成寸之術的同時,魏文成身形一晃,動如鬼魅,緊緊地綴在了俏尼姑身後。
縱然那尼姑施展縮地成寸之術,也不過化數丈距離為一步,雖然在凡俗眼裡已經是神仙中人才有的手段,終究還不曾達到那“咫尺天涯,千里戶庭”的仙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