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耶律的軍將一路上聽了滿耳朵的鼉龍陣圖,卻是沒有看面前這位大遼國師有過什麼實際佈置,只讓全軍上下人人都吞了一粒那紫紅色的丹丸。本文由首發
這種入口腥鹹的藥丹固然有些神奇的地方,凡是吞服過的人,要麼膂力見長,要麼視力和聽力比原來敏銳了數倍,甚至還有些人連腦子也像比過去靈活了些,說話都顯得比過去有條理。但是這點好處拿來單打獨鬥或許略佔優勢,可在一場大戰裡卻未必夠得上數。
而且不知為什麼,身為掌握這一部遼軍的關鍵人物,這個耶律家的軍將卻對自己部下的印象越來越模糊。
起先是臉和名字對不上號,接著就忘記了他們的長相,最後很多人的名字也有漸漸想不起的兆頭。
緊接著,他忘記了兒時養的第一條狗,忘記了自己學的第一段文章,忘記了自己少年時抱的第一個女人,就連早已故去的雙親面容,也很快變得模糊。
只有策馬迎戰南人的念頭,始終不曾忘記。
不僅他這位將主如此,就連那些馬軍的臉上也時時浮現出忘記了什麼的困惑表情,顯然這種不正常的記憶消褪現象正在這部遼軍中飛速蔓延。
不過很快地,他們連“自己忘記了什麼”這件事本身也都忘記了。
記憶飛速地流逝。
年輕的騎兵不記得自己懷裡揣著的小錦囊,更想不起錦囊裡是沒過門的妻子親筆抄寫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手腳粗大的老軍忘了腰間掛著的磨刀石,哪能記得起這塊不起眼的方石是自己才六歲的兒子親手磨出來的。
有人忘記了親族,有人忘記了身家,有人忘記了糾纏無定的愛恨,也有人忘記了信仰中無比貪求的天堂與無比恐懼的地獄。
隨著記憶的消退,人類本應具有的情緒也就漸漸地談不上了,喜悅、恐懼、憂愁、悲哀,這些情緒在空蕩蕩的心神中再找不到落腳處,像是無根的浮萍般漂在思維的海洋上,隨著海下的龐然大物猛然翻騰,就被絞碎成了空虛的碎末。
肩揹著黃皮葫蘆的國師普風,一雙隱帶精芒的暗黃大眼將遼軍這片刻間的變化盡收眼底,方才慢悠悠地道了聲:“待諸位軍將士卒將心裡雜念去個乾淨後,貧僧才好佈置起這鼉龍陣圖來。”
說罷,普風拈起頸子上掛的那串拳大佛珠,兩根指頭在一顆珠子上輕輕一轉。隨著他的動作,那些遼軍的眼中也泛起了暗黃色的光。
國師普風的瞳孔中,浮現出瞭如同昆蟲複眼般的多層晶面,每一個微小的晶面,便是一片視域。
上千遼軍的視域,全被這個蛇臉的和尚連線在了一起!
而不僅僅是普風和尚,上千遼軍的眼中也同樣浮現出了這形似複眼的多層晶面,所有人的視域就此共享在了一起。
普風的聲音,同時在所有遼軍的腦海中響起:“既然貧僧以陣行法,列陣之人若不能讓貧僧這陣主如臂使指,便有精妙陣法,又能派上何用?眾軍聽令,列陣衝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