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方祖這一回是真的有些著急了。
但魏野倒是一點不急,低頭嘀咕了一句:“此界雖然經歷了絕天地通,但玄門法度卻是夯得極為紮實,不似某些仙道宗門所在的時空,或者是獨興仙道,神道不彰,在天理人心間失了道德法理扯住韁繩。或是神道大昌,仙道有偏,失了高蹈物外的本心。從這個角度上說,此方天地確實算是一塊寶地……就是能級不算太高,所以被對面黏上了,就有點週轉不靈的意思。”
說到這裡,魏野忽然開口道:“鮑老,敢問如何是仙道之宗?”
鮑方祖沒留神魏野突然插了這麼一問,還是應聲道:“仙道之宗,一言以蔽之,則曰逍遙,求的是全我之性,超拔如鵬,翱翔於九天之上,鴻鵠善飛也不知其高遠,簷下燕雀則更不足一提。”
這已經有點論道的意味,而且論的是玄門立教根基,鮑方祖立刻就明白過來,魏野的言外之意:“真君是說仙家高蹈,難挽大劫。則真君以為,如何是神道之旨?”
魏野回答得也直接:“神道之旨,綜而述之,則曰道德。重的是濟人利物,與天地同始終。故沉潛如鯤,悠遊於九淵之下,吐納風雨,則冥靈大椿可以享其天年,鼓盪渣滓,則朝菌蜉蝣可以全其性命。”
兩人引的都是南華經作話頭,既是論道,也是大劫當頭的一個表態。
鮑方祖聞言,默默不語,方才向著北面打了一個稽首:“往日只知真君視世事如棋局,誰知今日卻跳入天下蒼生這盤棋上去,老道亦是天下蒼生之一屬,理應拜謝。”
雖然鮑方祖不清楚星界之門裡,還有“世界主”這種打工億萬年、沒休假、沒勞保、不能退休、不能榮養的苦逼職階。但身為此界玄門巨擘,別人不清楚,這位久已修成地仙的老前輩又如何不知道,魏野剛才所說的是個什麼意思?
不論散仙、地仙之流,雖然說僅得仙之中乘,留形住世而已,但超拔於世的前路猶在。只要朝前走下去,終有無窮的可能性。所以鮑方祖才說“仙道如鵬”,哪怕如今只是水擊三千里,還不到“絕雲氣,負蒼天”的地步,總還有向前邁進的機緣。
但一旦由鵬化鯤,從翱翔九天變成了遨遊九淵,滄海滔滔,萬里洪深,最後也不過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牢籠而已。
而且對某人而言,轉仙道而入神道,是個毫無吸引力的事情。
是的,絕地天通之後,天地之間留下了諸多空置的平臺,譬如日宮月府,譬如河漢諸宿,譬如五嶽四瀆,譬如魏野現在漸漸用得如臂使指的雷劫天刑,還有雷劫天刑之後,高標九天、下制幽冥的一整套玄門神靈體系。
如果將這些平臺一一貫連起來,的確能夠搭起一個此方天地“人神共主”的班子。
但這套班子,對一位神通廣大、此界幾無敵手的散仙而言,又有什麼意趣?這終究是絕地天通的時候,撕剝在此界的幾塊贅疣。承接下來,不但無益於散仙、地仙向上超拔之路,更等於是將自己困於一隅。
到那時,洞光靈墟的石真君就真成了此界最大的一位守屍鬼,那些旁門之士受困於自身形骸,而下元太一君則是受困於這方天地,不曉得什麼時候就“與天地而同歸”了!
燕京城頭,魏野斜坐在火鳳背上,微微頜首,算是受了鮑方祖一禮,但也沒有什麼捨身取義的慷慨模樣,只朝著碧雲山方向一招手:“北天傾,天魔亂,四維不正,天理混淆,所以魏某效法媧皇氏,做一回補天人,但鮑老你卻也莫想在碧雲山中躲清閒。”
鮑方祖正容應聲:“便請真君頒下法旨。”
一聲“請真君法旨”,魏野身後便有長卷展開,顯出滔滔玄雲之海,顯出雲間飄渺如幻的下元太淵宮。
而在那雲間玉闕之間,隱見千真萬聖徘徊其中,卻多了一位手把棕拂的白鬚道人,正是兩人寥寥數語間,鮑方祖已經主動將自家真形留印於下元太一真形圖中。
隨即便有頭戴墨玉法冠、身披玄鶴氅衣的仙官,自下元太淵宮中駕鶴排雲而出。
這身行頭,一看便知是下元太淵宮中的司文仙郎,只是這一回沒有了那“白兔捧筆,玉蟾掌硯”的派頭,只是手中捧著一卷玉牒,朗聲宣讀:
“謹奉玉符告下,敕命下界宋土碧雲山地仙主者鮑方真人並道海宗源門下人等,特為赤縣神州含靈萬類迴旋劫數,消弭兵災,保制凶年,祛滅妖異,斷絕鬼殃。作善降祥,悉安居而樂業,消災解厄,處善地以無虞。必使人鬼區分,妖邪無蹤,國土清肅,生民安寧,不受魔惱,懋顯真風,以彰道化。一如玄科律令,星火奉行。”
玉牒符命下處,碧雲山中,鮑方祖聽著那“迴旋劫數,消弭兵災,保制凶年,祛滅妖異,斷絕鬼殃”一段,點頭道:“真君如此安排,雖然貪心了些,但也是正理。”
末了,卻仍然以玄門之禮,躬身答拜,迎下符命。
方才那一稽首,一請旨,便是鮑方祖將自家真形送入了下元太淵宮中,成了千真萬聖之一員。而那封符命也很明顯,就是要鮑方祖這位前輩地仙,徹底綁到了道海宗源的戰車上。
這其實也算是合則兩利之事,一來以鮑方祖身為地仙的境界與道力,基於天罡地煞之術上的深厚造詣,都是道海宗源在此界最好的宗門護法,二來鮑方祖在下元太一真形圖中留下真形,那麼下元太淵宮中的“資源”除了太淵九真、五城真人、八卦神吏、十二大夫這類直屬下元太一君的神真,餘下的諸多道術神通和仙官神將,身為地仙的鮑方祖論“體量”、“資歷”,毫無疑問可以呼叫起來。
特別是下元太淵宮的諸多神將仙官,對於鮑方祖這樣精通天罡地煞之術的玄門巨擘,意義就更大。
畢竟道海宗源一脈的道術,更多的還是崇尚描摹天地真意的清淨符法,而不是召請香火神明一類。但在天罡地煞之術中,缺少了勾招主法神將這個步驟,威力卻是頓減許多。
如今兩家聯手,倒也互補的很。
對魏野而言,意義就更大
當初賀蘭公妄圖化身上上太一道君,入主太一紫房,結果被魏野、左慈、張角聯手壞了三元宮闕。然而魏野卻帶出了下元太一真形圖,保住了下元太淵宮的根基。
只是曾經勾連一界玄門法度興衰的仙家洞天也因此降級,化作了一件成道之寶,魏野這個“下元太一君”也當得名不副實,純粹是光桿司令一個。而下元太淵宮中千真萬聖想要顯聖人前,還要從魏野這下元太一君身上討便宜,要不就得寄託於真形符之上,全然不見當初太一紫房三元宮闕,千真萬聖統御三天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