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助理馬爾科拜訪了靈能大師伊德里爾·雷蒙蓋頓,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就深水城局勢與災後重建工作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如果鐵皮人日報社今天還能正常工作的話,這大概就是頭版頭條的主要內容。按照深水城開出的價碼,這家報社也算是某位靈能大師名下的財產了,只要下元太一君高興,還能再開個評論專欄,讓主編先生掛個“單人評論家”的筆名,談一談“如何在錯綜複雜的世界上尋找最好的統治者”。
但是報紙這種東西,放在印刷所裡吃灰的報紙也好,所有人都知道是在叼主子飛盤的報紙也罷,總得有人看才有存在的價值。
然而在一場大災過後,不論是身份尊貴的秘密領主,還是受人指使的僕佣士兵,大概沒有人還有閒暇去看什麼報紙了。
深水城的各大行會都接到了黑杖塔的通知,木匠、鐵匠、磚瓦匠行會都要抽調作坊主和幫工,為頭骨港的難民們設立臨時收容所,就連梳毛工、掃煙囪工行會也要分出人手去幫忙。至於深水城的各大商會就更不用說了,秩序之塔專門派遣了幾位專精預言魔法的奧術導師挨家挨戶拜訪過去。在這些幾乎能預知命運的魔法專家面前,就算是最吝嗇的安姆商人,也找不出像樣的藉口去抵抗一位預言魔法師的目光。
諸多神殿的主祭們當然也不例外,收容難民是神殿的固定職能,也是諸神的代理人們推廣他們信仰的最佳手段之一。正義之神提爾、守護之神海姆、火發女士淑妮、奧秘之母密斯特拉……出現在深水城街道上的神靈徽記比每年歌頌諸神的仲夏夜巡禮節還齊全。而匆匆忙忙的聖職者們滿臉都帶著虔誠,忙著接納生命、拯救靈魂。
平素裡空曠無比的凋亡鵝毛筆大道上,為了臨終關懷和葬禮而奔走的聖職者與俗人來來往往,白色的裹屍布和白色的雜木薄棺將這裡染成了一片死亡的色彩。
巨龍戰爭雖然在下元太一君的莫大神通面前減少了不少傷亡,但還是有很多人,富人、窮人、善人、惡人,沒能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最終成為了死亡國度的新居民。
凋亡鵝毛筆大道的命名,是為了紀念死亡與墓園之神、“死亡的記錄者”耶格,這裡坐落著那位萬物終結之主的神殿“歐尼俄斯停靈殿”,也是深水城的殯葬行業一條街。
墓地經銷商、死者化妝師、石棺與墓碑的雕刻師、壽衣與裹屍布的時尚店,所有你能夠想到的奢華葬禮,這裡都能承辦。對於那些拿不出太多錢的窮人,這裡也有經濟廉價的葬禮經營者——
比如將骨灰捐給歐尼俄斯停靈殿,至於你親人的骨灰是被那些活骷髏一般的祭司認真供奉在神殿深處的埋骨塔裡,還是因為欠了這家教會太多錢而被強制轉化成骷髏或者幽魂,不得不幹苦力還債,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當然,最廉價的葬禮提供者來自於這條街上的幾個德魯伊,他們會認真地把屍體埋進肉食系植物的根部,或者直接餵給狂暴食腐動物,實現徹底的自然迴圈之道,保證連骨頭渣子都不留給死靈法師們。
一個衣著樸素的精靈戰士提著一隻最廉價的陶土骨灰罐,從歐尼俄斯停靈殿的守門人面前走開,站在了那個穿獸皮的蠻族德魯伊麵前。
英俊的精靈領口彆著一枚鑲嵌祖母綠的黃金髮卡,看起來像是出自某個精靈貴族家庭,但他的要求卻顯得格外貧困寒酸:
“幫我舉行一次免費葬禮。”
“骨灰的處理比整個屍體費事,我得額外收取處理費用,至少三個‘銅刺’。”
“成交。”
這種對話在凋亡鵝毛筆大道幾乎每天都能聽到。
是的,沒錯,每一位獲得了神恩的高位聖職者都可以藉由神力與死亡之神溝通,復活夭亡的死者。但是神恩從來不是免費的,神殿主持的復活儀式同樣需要大筆的捐獻,這對於普通人而言不啻為一筆鉅款,足以讓一位富裕的磨坊主傾家蕩產。
特別是那些除了健康的體魄就一無所有的冒險者,一旦死去,往往就會被丟棄在荒野上,拋屍在迷宮裡。能夠帶回一罐骨灰下葬,已經算是格外幸運了。
當然,深水城的墓地價格同樣不便宜,骨灰安葬的地方往往也只剩下耶格教會和德魯伊的“自然葬禮”了。
除了傳說中那位記錄一切生物死亡命運的末日記錄者耶格,沒人知道這個土陶罐裡盛著一位幽暗地域奴隸販子的骨灰。
黃昏商會的奴隸販子、有著一半卓爾血統的戈莫斯,他所有的隨身財物都進了同路人的口袋裡,而這個累贅的奴隸販子則被幹脆地送去見死神。來自魔索布萊城的年輕卓爾,則以他不甚習慣的新外表行走在深水城的大道上。
黃昏商會、奴隸販子,毫無疑問,任何與敦絲卓諾這個頭骨港的毒瘤有關的人事物,都將受到特殊的關注。作為達耶特傭兵團的小蜘蛛,年輕卓爾需要的是陰影,不是光明。
莫雲的目光再一次轉到了凋亡鵝毛筆大道的盡頭,那裡通往頭骨港的廢墟,也通往那些奇特卻壯美的新生岩石臺地。
似乎有一種衝動控制著他,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接近那裡,彷彿是一種來自於生命本身的呼喚。
深吸了一口氣,莫雲強按著那種莫名悸動,回到了陰影中。
而在他的面前,一群全身裹在粗羊毛苦衣中的祭司正匆匆穿過凋亡鵝毛筆大道。
身穿粗羊毛苦衣,用兜帽遮住面孔,這是哭泣與受難之神伊爾馬特的祭司特有的裝束。這些自稱“虔誠受難者”的聖職者喜歡效法他們遍體鱗傷的神靈,以清貧、貞操、苦修這三條神聖誓言作為接近神靈的道路,也是最熱心於救助窮人和奴隸的一群聖職者。
雖然在大部分人眼裡,受難之神的教會就像他所庇護的那些不幸者一樣,缺乏權力並且窮困潦倒,連像樣的神殿都建造不起來,但是這些虔誠受難者仍然受到大部分人的歡迎,並且被提爾神殿當作最重要的盟友。
但正如某些賢者所吐槽的那樣,這兩位善神的組合,對於這個殘酷的世界而言,安慰作用遠大於實際效果:“提爾的正義是無力的鞭子,伊爾馬特的慈悲是帶苦味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