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面,場上只剩下戚桓和應行儒了。
最後一道題的時候,應行儒猶豫不決。
看向孟晴那邊,孟晴回了一個笑容。
這個笑容像是吹散了應行儒心中的猶豫,讓他能夠看清前進的方面。
應行儒深吸了一口氣,將正確的謎底寫在紙上。
最後公佈的時候,兩個人都對了。
百姓發出驚呼。
負責當裁判的人也很意外,想不到今年會出現兩個人都答對了。
往年可能一個都沒有。
今年一下子出了兩個,但“燈魁”只有一個,把燈給誰,裁判糾結了。
裁判告罪一聲,說是去與幾位大東家商量一番。
戚桓與應行儒點頭。
兩人坐在臺上被眾人看著,也不覺得不自在,怡然自得,像是坐在自家書房一樣隨意。
“應編撰才識過人,百聞不如一見。”
應行儒殿試之後,皇帝安排其在翰林院行編撰一職。
“當年有幸見過戚大人風采,某不及十分之一。”
戚桓輕笑一聲,不再跟應行儒行虛與委蛇那一套。
“方才見應編撰猶豫不決,還以為編撰會故意輸給我。”
“當時是有這個想法,畢竟戚大人是為平樂公主爭取燈魁的,但某也想要替她取得這盞燈魁。”
應行儒對戚桓的觀察力不可置否,大大方方的承認。
“後來某看向了某的未婚妻,她朝某笑,像是不在意某贏與否,某卻如同茅塞頓開。”
“都是為心愛的女子爭取燈魁,戚大人與某並沒有區別,公主貴重,某得未婚妻在某心中一樣貴重,甚至更重。”
“此外,戚大人不需要某故意相讓,某覺得盡某全力,才是對戚大人的尊重。”
戚桓點頭。
兩人不再說話。
很快,裁判出來了,帶來了大東家們討論後得出的方案。
裁判:“因為兩位都答對了所有的燈謎,但燈魁只有一盞,經過大東家們討論,決定讓二位相互出對聯,比方說這位戚公子出上聯,應狀元對下聯,下聯正確,則輪到應狀元出上聯,戚公子對下聯……以此類推,直到分出勝負,二位公子可有異議?”
戚桓:“善!”
應行儒也點頭。
兩人都沒有問題,裁判鬆了口氣,接著道:“那現在請兩位抽籤決定由誰先出上聯。”
有丫鬟送上籤筒,擺在兩人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