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章

走至亭中,父子兩相對而坐。

“韓國公府之事,朕就不過問了,一切交由你來決定,現在咱們來說說今日早朝之事,滄州太守報上來的事情。”

從初春開始,滄州一帶就開始連綿不斷地下著雨,雖然是梅雨時節,連續下雨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謹慎起見,滄州太守還是派人去往滄州城外的滄河巡邏。

後來發現滄河的有幾處堤壩有大面積的損毀,春季還好,若是到了夏季的時候,遇上接連暴雨,恐怕滄河之水就會沖毀堤壩,水淹滄州一帶。

發現事情的嚴重性,滄州太守趕緊將此事上報。

“滄州夏季多雨,堤壩損毀,不得不防,重修堤壩勢在必行,滄州太守小心謹慎些是有道理的。”

“重修堤壩之事確實宜早不宜遲,只是今日早朝你也看見了,想從徐尚書那個老傢伙口袋裡把錢掏出來可沒那麼容易!”

早朝時徐尚書聽到要修堤壩的時候還沒有多大反應,等聽到修堤壩所需要的銀子的時候立馬跳出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窮,那豁出去的模樣實在是讓皇帝歎為觀止!

太子笑得一臉狡黠:“兒臣覺得,只要找出能辦成這件事的人便是,至於那人如何讓徐尚書心甘情願地把錢掏出來,就各憑本事了。”

皇帝聞言朗聲大笑:“吾兒說的是。”

為君者,只要會識人用人,然後只需要看著他們你來我往便是,若是事事都要他這個皇帝和太子去想辦法,還要那些大臣做什麼?

皇帝對太子很是滿意,而且這個太子是他手把手教出來了,這樣一下就更滿意了,有一種自己精心培育的大白菜長成了自己所期望的樣子的自豪感。

“那太子覺得何人適合?”

“兒臣覺得內閣學士戚桓有這個能力。”

皇帝呷口茶,示意太子繼續說。

“滄州乃是戚桓祖籍所在,對滄州的勢力分佈不說十分了解,也能瞭解七八分,而且戚桓這個人油鹽不進,是個硬骨頭,還十分聰明,不過分圓滑,卻也不刻板,與朝中大臣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牽連,所以,戚桓最合適。”

皇帝看著太子:“看來太子對戚桓很是看好。”

想起戚桓,太子不由感嘆道:“戚桓這個人,兒臣接觸過幾次,也與他交流了幾番,發現他學識淵博,什麼都懂一點,但凡他知道的,他又瞭解得很深入,同齡人中能讓兒臣心甘情願說一聲佩服的,唯他耳。”

“看來太子與朕,是不謀而合!”

太子得到皇帝的認同很是開心,只是他到底已經不是年少時張揚的性子,變得內斂不少,卻還是能讓人感覺到他愉悅的心情。

至少皇帝感受到了,皇帝的心情也愉悅了幾分,看向太子的神情也不由帶了幾分柔和。

太子是他教出來的,太子如此優秀的同時,皇帝又不免覺得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太子越來越有一國之主的風範,終有一天,太子會取代他,成為這個天下的主人。

而他,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