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阿濟格引兵入關,眼看就要大勝而歸,卻不想再次遇上王立;
這一戰,王立只用一萬騎兵,就全殲了三萬八旗勇士;阿濟格和阿巴泰,還被削首示眾;
去年年底,八旗精銳攻打朝鮮,那王立再次趁虛而入!
幾次交戰,不僅損失了兩千多兵馬,還被他攻入廣寧城,搶走了大批糧草軍械!
此戰持續到現在,已經半年有餘!
數倍於明軍的八旗兵,沒有討到半點便宜!
曹文詔還在北邊肆虐,自己卻進不能進,退不敢退!
本以為,與朱由檢簽訂了議和協議之後,八旗兵可以獲得富貴的喘息時間;
哪知那死太監膽大包天,竟敢以下犯上,不遵協議,不肯退兵!
據細作的情報綜合分析,朱由檢的議和,很可能是他的陰謀!
他就是想拖延時間,打一場消耗戰——把自己的主力拖在西平堡,讓曹文詔毫無顧忌地劫掠!
同時,拖垮自己的運輸線!
皇太極意識到這一點,可惜沒有應對之策!
大淩河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城上還有大炮和迫擊炮,實在是攻不下來!
圍而不攻,直到其糧草耗盡,然後圍點打援,確實是個好辦法!
然而,從時間上來看,八旗兵拖不起!
八旗兵,擅長的是劫掠和運動戰,幾乎不需要後勤補給!
而今,十幾萬大軍聚集於此,每日的糧草耗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才四個多月,屯於西平堡的糧草即將耗盡!
女真部族本就人丁稀少,需要多少人的運輸隊,才能保證十幾萬大軍的糧草補給?
想想都可怕!
既然攻不下大淩河,又圍不死大淩河,那就引兵北上?
可惜,還是不行!
皇太極知道,自己在馬背上長大,身經百戰,卻無法趕走北方的曹文詔!
在浩瀚的草原與大漠,騎兵無拘無束,任意馳騁;別說是趕走曹文詔了,就算找到他的位置都難!
除非,十幾萬八旗精銳全部北上,沒日沒夜地圍堵!
然而,王立的大軍,正在大淩河虎視眈眈!
他的手上,還有威力具大的迫擊炮!
他的作戰方式,比孫承宗與袁崇煥更加大膽!
他善於守城,更善於進攻!
而且,在兵力不如自己的情況下,他敢於大膽地進攻!
所以,八旗主力一旦北上,盛京就岌岌可危了!
就算分兵守住了盛京,南方的幾百裡土地,幾十座城池,又暴露在明軍的鐵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