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越頗感欣慰。
自己這個兒子喜歡吃喝玩樂,不熱衷於權勢,本來還在擔心他將來如何守住東南王府的家業,如今有了進步,知道拉攏心腹,做父親的又如何能不支援呢?
只聽司馬越道:“既然你言語懇求,為父也不能寒了你的心,不過幢主之位是不可能的,為父是東南王,更得公正嚴明。趙流舒初入軍伍,做個隊主差不多,到時候只要獲利戰功,在給他升職就是了。”
“父親,隊主職務太低了吧。”司馬海雲又道。
司馬越當即一瞪眼,說道:“隊主之位不輕了,他才多大啊!而且為父答應你了,只要他獲利戰功,就會擢升。而且海雲啊,不能給他太高的職務,容易好高騖遠,而且讓他做隊主,從底層開始,更能看出他的能力來。你也不想自己重用的人是個庸才吧。”
司馬海雲一看是這個結果,便知父親心意已決,便只能一臉鬱悶地離開。
沈寧知道訊息時,並不失望。
大晉選拔人才以九品中正製為準,那套定品比較適合文官選拔,而現在各地割據,各地擁兵自重的諸侯為了更好掌權,武將的挑選自然更看重能力和軍功。畢竟諸侯都不傻,明白九品中正制的缺點。
當然了,雖然看重能力和軍功,但九品中正制依然是敲門磚,所以看重的還是世家弟子的能力和軍功,寒門弟子就算驍勇,也很難升職。
“世子,隊主之位也不錯,王爺的良苦用心我們都明白。可惜了,我還想著有了兵權,能更好的對付王霄和司馬冏呢。”沈寧隨意道。
司馬海雲點點頭,道:“沈寧,你別急,我去找我母親,她對你很看重,讓她出面,縱使當不了幢主,最起碼旅帥!”
說完,司馬海雲風風火火而去。
其實沈寧的目標也是幢主,幢主是從九品,算是有了品階的武將了,再往下都是從官,沒有多大權利。
大晉兵制承襲世兵制,又以募兵制補充兵力,分為中軍、外軍和州郡兵。中軍就是宿衛軍和牙門軍,職責是戍守皇城,保衛京師,直屬中央朝廷,有事才出徵,大晉鼎盛時有三十萬中軍,但到現在已經衰敗的對外宣稱還有十萬,估計更少。
而外軍是中央直轄的各州都督所統率的軍隊,比如徐州的四萬徐州衛,本屬朝廷直轄,但隨著各地割據,朝廷早就喪失了對大部分外軍的統率,而成為各個諸侯擁兵自重的籌碼。
至於州郡兵就是地方軍備,像東南王這樣的王爵,最多三千人,但整個徐州有兩萬,一旦有兵事,立即招募會更多。
沈寧的目標是報仇,徐州的兵力就是他的目標,雖然李元驍會不遺餘力的幫沈寧報仇,但他雖然領兵,但卻無統兵權。
領兵和統兵,是兩個概念。
沈寧要的是統兵權,都督徐州軍事,可以獎懲,並對武將進行任命。
所以起步的起點越高,沈甯越能開始自己的計劃。
但他也明白,幢主基本不可能,王北川混了這麼久,這才是幢主,沈寧的資歷更低,司馬越是不會同意的。
另一邊。
李儒也沒閒著,他找到玉美倩,讓玉美倩去找王妃聊天,所以當司馬海雲去找王妃時,正好巧遇了玉美倩。
司馬海雲請母親出面,幫沈寧獲得官職,再加上玉美倩幫襯,王妃又感激沈寧,所以立即去找司馬越。
司馬越聽說了王妃的目的,哭笑不得,笑罵司馬海雲狡猾,知道仗母親的勢了。
王妃則道:“王爺,趙流舒那孩子聰明忠心,如果不是他,海雲就有生命危險了,他不僅是海雲的救命恩人,更是妾身的恩人。這樣的人才若是不大大賞賜,別人怎麼看待王爺?難道就因為司馬冏以通敵叛國罪處決了趙家,王爺就不敢重用趙流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