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賢坊位於長安城西門附近,和懷德坊不遠,向來是士子們進京趕考時最為青睞的下榻之地。
不為別的,只因寓意好聽。
而此次秋闈大考又是老李為廣收天下士子之心,與春闈大考之後,特下旨讓吏部舉辦。
雖然老李是為了鞏固大唐江山,可士子們不在乎,他們只知道原本三年才有一次的機會,今年卻有兩次,顯得格外激動。
宗秀剛踏入侍賢坊的街道,就見侍賢坊內人聲鼎沸,滿街隨處可見身穿長衫的書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高談闊論、相互吹捧。
當宗秀一行人進入眾人視線,新潮的水墨長衫瞬間成為焦點。
“陳兄快看,那幾個人是誰?也是來參加秋闈大考計程車子嗎?”
“呵呵,真是張揚,穿著這身衣服只怕連吏部的大門都進不去。”
“還真別說,這衣服有幾分意境。水墨丹青,方合我等文人儒雅之氣。”
“等考完試我也讓娘子幫我繡幾套。”
有眼尖的店家認出宗秀,好心提醒道:“諸位公子最近都沒看報紙嗎?這位可是剛上任的國子博士、長安城新晉的大紅人、天下會的會長宗秀。你們進京趕考的可不能怠慢了他。”
“他就是宗秀?那位發明了數字、公式、珠算口訣、活字印刷的宗秀?”
“長安日報上說要在秋闈大考之後與易鳳閣舉辦詩會,免費給我們出詩集的宗秀?”
“嘶,若真是他,那可不能怠慢了。王兄,快,與我一起過去拜會。”
得知宗秀身份計程車子紛紛衝出茶樓、酒樓,向宗秀圍了過去。
宗秀雖然做好了被人圍觀的準備,可沒想到會是這麼多人啊。
尤其是對方人多勢眾,來勢洶洶……
姜晨和秦鍾勝、秦鍾晟急忙護著宗秀,急道:“會長,你先走,我們斷後。”
不等宗秀轉身跑,就聽有人大呼:“在下餘杭齊元,久仰大名,不曾想今日得遇,特來拜見。”
“在下太原慕青繆,也是久仰宗會長威名。”
“在下……”
“……”
幾百號士子將宗秀前後左右圍個水洩不通,堵的結結實實,高呼著久仰大名,想結識一番的話。宗秀卻一頭霧水:“什麼情況?啥時候我的名頭這麼響了?”
其實這些士子倒不全是和他們說的那樣:久仰大名,來拜會;自然是有別的意思在裡面。
大唐科考,採用的是科舉選士和推薦蒙蔭兩種錄取制度。
普通計程車子們除了參加科考,還能透過各部官員的推薦入朝為官。
這也照成了士子們在大考之前,會想盡一切想辦法把自己的詩文遞到達官顯貴的手中。透過行卷的方式買個保險——萬一考試不過,自己的文章卻被高官看上,也是能當官的。
雖然這個機率很低,可誰沒個念想呢。
歷屆科舉,都是士子們最瘋狂的時候。他們為了行卷,什麼都乾的出來。
有錢有名氣的還好,帶點禮物找到自己認可的權貴府邸,讓家丁通傳,再把文章遞進去。
沒名氣又沒錢,卻還抱著僥倖心理的就瘋狂了。他們不光會攔路行卷,甚至能在大半夜隔著牆頭把自己的文章丟在各大國公府、各部大臣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