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以宗秀和柴紹的名諱賜個字,當做對二人的額外嘉獎。
可這話剛落,宗秀卻道:“回陛下的話,字典的名字臣已想好。”
“是嗎?喚作何名?”
“《貞觀字典》。”
宗秀順口拍了下老李的馬屁。
李世民面帶喜色,卻還裝模作樣的說道:“《貞觀字典》,不錯,不錯。”
宗秀解釋道:“此物乃臣踏入長安後所著,誕生於貞觀八年。臣著此物時,常常念及陛下隆寵,若非陛下降恩,招臣來長安,臣現在指不定在哪躺屍呢。為了感懷陛下之恩,所以臣將它喚作《貞觀字典》。”
不得不說,宗秀的馬屁拍的著實高明,不光李世民聽的開懷大笑,就連房玄齡、褚遂良、柴紹也是暗中佩服。
乖乖,馬屁都拍的如此清新脫俗,你小子不是常人啊。
李世民樂夠了,猛地一正色:“宗秀、柴紹、上前聽封。”
“是!”
到正題了,倆人急忙上前,規規矩矩的站成一排。
“柴紹為普及《貞觀字典》,耗資耗力,此舉可為我大唐文教一大助力,賞食邑五百戶,賜錦萬匹、絹萬匹。”
“多謝陛下。”
柴紹淡淡的道了個謝。
畢竟他現在已經貴為國公,封王是不可能的。什麼食邑五百戶,他家大業大的也瞧不上。
柴紹真正看中的是免費發放《貞觀字典》後帶來的連環效應——民心所向!
百姓們高興了,柴家的生意還能差嗎?
而且百姓也會念著他的善舉,即便未來時局動盪,柴家的子孫後代也能百世無憂。
李世民封賞完柴紹,又盯著宗秀上下打量,故意問道:“宗愛卿,你想要何封賞?”
“臣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大唐天下,不求封賞。”
宗秀說的一本正經,說完話鋒又一轉。
“若陛下覺得臣確實該賞,自然是陛下給什麼,臣就要什麼。”
“哈哈哈哈……你倒是滑頭。”
李世民大笑一聲,金口再開。
“宗秀創出【文字拼音法】,改進教學,著《貞觀字典》,為我大唐文教再立新功,此功無邊,堪比倉頡,朕便賜你個‘天下文宗’的名號。待過些日子,便讓閻立本為你畫像,通傳天下,再與各地官學為你立像表功,居於孔聖之下,你看如何?”
“嘶……”
宗秀驚的倒吸一口涼氣。
不光是他,整個麟德殿內的人都驚了。
原本他們以為‘天下文宗’的名號已經是聖上隆寵,現在李世民竟還要在所有的官學內給宗秀塑像,還是居於孔聖之下,這賞賜沒邊了啊。
稱號,或許只存在與一個時代。
可雕像不同。
雕像只要不被人為毀壞,便能在風雨之中聳立千秋歲月。
一個雕像倒也罷了,李世民的口諭是——在大唐各地所有官學內為宗秀塑像表功!
千萬座雕像一併立起,從此宗秀真的天下聞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