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大事都差不多安定了,沒有太多煩心事讓秀娘操心,她現在倒比以往過得都順心舒坦。
得空三五不時就和公婆奶奶去城裡市集街上去玩,淘換點小東西回來,還給奶奶爺爺買了幾隻好看的鳥,還有鸚鵡,早起叫聲嘰嘰喳喳的,熱鬧,老人挺喜歡。
爺爺現在早起下午都拎著鳥籠子在村裡遛鳥,和老人們閒聊,得空去酒坊看看,指點一下。
他年紀太老了,已經幹不動活了,就是放不下偶爾過去看看。
這幾年酒坊和織作坊分的錢也越來越多,都給孩子們買了產業置辦家業了,連二叔家都不缺錢了,兒孫們全都有前程有產業,啥也不缺。
李康是二叔最小的孫子,也定親了,預備後年成親,再省城也有自己的宅院啥的,一應俱全啥也不缺。
秀娘手裡還有錢呢,打算置辦完淳哥的事,她琢磨幹別的事,也不會全都給兒子,該給的都給了,剩下的錢她要用來發展宗族,自己乾點事。
族學孩子給她尋摸了兩條十分可愛漂亮的白貓母子倆,異色瞳,眼睛一隻藍色,一隻金色的,好看極了,長得也漂亮,是隻小貓崽。
秀娘可喜歡了,親手給它做了貓窩,買了貓盆,小小一團兩個月大,喵喵叫,哼哼唧唧的樣,走路屁股一扭一扭的,還老摔跤。
還有一隻是母貓,一起送來的,大的帶著小的,可能怕秀娘沒養過,養死了會傷心,連母貓一起給送來的。
大嫂做了貓飯給喂上。
“別說這小東西這好看,這眼睛太漂亮了。”
“可不是,有這小東西陪我,我也不無聊了。孩子們管著我,不讓我可勁織緙絲了,現在每天干一小會。”
她答應了孩子們不會太累,不會使勁織緙絲,靖哥才同意她回村的。
“你就是勞碌命,不讓你幹還不樂意,那東西那麼辛苦,現在也不缺錢,就別幹了唄。”
大嫂也認同靖哥的意思。
“織作坊靠它起家,孩子們需要這份手藝,不是人人都能當官中狀元的,要給孩子們留條後路。”
大嫂嘆口氣,“你總是想的最遠,最多,我們都不如你。可咱家就你一個寶貝蛋,只要你好著我們都踏實。”
“好,放心,我身體好著呢,問題不大。”
“我要培養幾個徒弟支撐作坊才行。”
秀娘心裡有自己的目標和節奏,不受外人干擾,就是親兒子也沒法違拗她的決定。
大嫂搖頭也不勸,弟妹是個很剛強倔強的脾氣,哪裡會依從兒子,她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
“下午我們去跑馬吧。”
“好啊,正好我還說要給馬刷刷背呢。”
大嫂欣然應允,她還是在京城學會的騎馬,倒是玩出興趣了。
再京城幾年大嫂得到很好的鍛鍊和成長,有了大幅度的進步,站出去也是個爽利夫人,識文斷字算賬麻利,人情往來心裡也有譜,只要不算計她,基本面上都沒問題。
這和秀娘長期督促她讀書學習有很大關係,現如今就是兒媳婦也很尊重認可她,不會瞧不起她。
“過幾日我們組織孩子們打馬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