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皇帝能明白俺是真的努力了,是真的盡力了就好。
至於其他人,隨便咬吧,俺無所畏懼,俺無懼風雨……
而王不餓的這一番話,也同樣讓人陷入了深思。
田儋在東部工業區幹啥了?
首先確定的是,東部為輕工業區。
何為輕工業區?
紡織,造紙,陶瓷,食品等行業。
那麼為什麼東部工業區在發展這些工商業的同時,農業又沒有落下呢?
原因也很簡單,正因為他們屬於輕工業,所以很多職位,是女人也可以完成的。
也就是說,在田儋的謀劃下,整個東部工業區,凡是女人能勝任的職位,招募的全部都是女人,女人幹不了的活,才是男人來乾的。
而與此同時,因為家中女人去幹活了,所以原本閒賦下來的勞動力又必須重新投入農業生產。
而在農業生產上面,男人的勞動效率是比女人更高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保證了在發展工商業的同時,也沒讓農業落下。
男人耕種,家中糧食足夠吃了,女人去工作,賺點錢,家中有了存款,於是便開始想著讓日子過的更好一些。
漸漸的,地方上的消費就上來了。
加上這裡本就是產地,所以物價什麼的要稍微低一些,而其他地方的商品也會往這裡運輸,但因為市場就那麼大,現在大家還沒到瘋狂買買買的境界呢。
而東部工業區自己製作出來的貨物,也沒辦法送往全國各地,倒不是路途太遠,而是即便送去了,銷量也是個大問題,長期的積壓也並不是個事。
所以,東部工業區的產能實際上一直是被壓制著的。
只有出現了一個新的市場,能夠消化動這些的時候,這些產能才能夠被啟用。
於是,又在田儋的實地走訪,精心安排下,一個新的分配計劃出爐了。
大部分男人耕種,女人工作,每家拿出五畝地用於種植桑樹養蠶,這些地交給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來打理。
五畝地對於家家戶戶來說並不難,反正不中桑樹的話,他們也忙不完,只能粗耕,反倒不如種植桑樹,然後養蠶,最後再將其賣給那些工坊。
至於讓男人在家種地,女人去工作賺錢,會不會影響到男女的社會地位。
答案當然是不會的,因為耕地才是根本,至少當下是這樣的,就算女人賺的再多,一個月也就四五錢的工錢,只夠買一石糧食多一點,根本不足以養活整個家庭。
可以說田儋的這個計劃,是在保證耕種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釋放了東部工業區的生產力。
“陛下,東部工業區的模式或許可以在其他地方再設立一個,但也就只能是一個了,再多的話,根本消化不動,可大漢有百餘個郡呢……”蕭何雖然也覺得東部工業區不錯,但這種模式並不具備複製發展的條件。
“所以,西域就是一個突破口,他能夠啟用東部工業區,從而帶動整個東部工業區的產能,東部工業區又能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