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宦官面上故作不解,輕聲疑惑問道;
“陛下。這豈不是我大明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老奴我雖然不懂經濟之道,可也知道大宋商品繁多。若是照此辦理,我大明必然將從大宋境內進口海量貨物,那麼,我大明國內的銀子定然會海量湧入宋朝......”
說到此處,大宦官偷偷打量下身側皇帝一眼,張嘴欲言又止,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他的表情章邯盡收眼底。
先是讚許看了對方一眼,心中暗道;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這兩年都長進的厲害,連貿易逆差都問出來,這已然相當不簡單。
“你這個老貨的眼力倒準,說得一語中的。在朕身邊委屈你了,若是放到內閣,必然能成為大明的肱骨之臣。”章邯笑呵呵對其誇獎著。
大宦官趕忙把頭搖得像個撥浪鼓,眼睛笑得眯成條縫,褶子浮起老高。
連連擺手;"陛下可別和奴婢說笑。奴婢什麼貨色可是清楚得緊,哪能到內閣那等地方亂添亂?
奴婢自個兒心裡清楚得很!
奴婢這輩子也只有服侍陛下的福分。這天大的恩德在手,是多少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的美差,怎麼還敢奢望其他?"
聞言,章邯先是朗聲大笑三聲,接著搖搖頭,指著對方鼻子笑罵;“你這老貨,話倒是說得動聽。
罷了,罷了,就和你說說其中的門道,算是對你的嘉獎。”
“那感情好!有道是金口玉言,一字千金。
老奴能得陛下親口解惑,就是腦子駑鈍理解不了陛下口中精粹。
但凡和下面小子吹噓兩聲,也能大漲老奴的臉面。”
“你這老貨倒是實誠,算盤打得啪啪響,隔著二里地都能聽到擊打聲。”章邯笑眯眯再次打趣!
“嘿嘿.....”
大宦官笑得老臉似朵菊花,咧著嘴配合嘿嘿訕笑幾聲,像十分不好意思般。
章邯潸然……
遂坐直了身子,開始緩緩道來;
“你這老貨說得不錯。
就目前我大明和大宋生產效率比較的話,自然宋物更加精美,更得市場青睞。”
大宦官連連附和點頭,深以為然。
不說別的,就是大明大內很多穿的,用的,都是輾轉從宋地商人手裡流轉過來的。布匹、瓷器、飾品,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宋國。
這都是日常生活中看得到的,並不需要專門去考據。
“可以預見的是,雙方開埠減免關稅之後,雙邊海洋貿易必然海量增長,大量宋國絲織品,茶葉,瓷器,首飾等等高階單品,定會短時間對大明國內的產業造成大量的衝擊,捲走海量的利潤,我們暫且將之稱為貿易逆差。
到那時,宋國上下見利潤如此驚人,定會加大生產規模,擴大船隊規模,以求賺取更大的利潤,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這對我們國內的市場固然會造成一定衝擊,導致貨幣外流,可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
第一,大量商貿往來,必定伴隨著的就是兩地各種文化交流增加,商貿接觸增加,會進一步刺激國內的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外部龐大的壓力,自然會使得國內商人們察覺到危險,讓他們感到危機,自我革新,比朝廷下一百道政令都有用得多。
其二,我大明正在實施‘一五計劃’和‘大基建’兩項基本國策。
一五計劃必然能將我國內的生產效率,品質,帶來跨越式的增長。因為我國內工業地區規模集中,政策扶持,人工原料低,必然將成為宋商人回程採購的重點。
假以時日,隨著我國內生產效率更高,產業叢集更集中,生產的工業品定然越來越精美且物美價廉。“明貨”也必然將成為物美價廉,結實耐用的代名詞。
隨著大明工業品的傾銷,貿易逆差的情況定然會逐漸好轉,甚至會逐漸向貿易順差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