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緩了一口氣,用手搬著旁邊石臺爬上去,聽著如立交橋般拱形的長條石臺路,一條條縱橫交錯如網,從下到上,連通了整個山體內部。
“好大的手筆。”
他心裡感慨著,打通了對講機:
“山洞在水下十五米左右,潛水五米就可以跟著吸力走,山內安全,被吸入山洞後立即就能升出水面。”
山洞內和山洞外的水面是一樣高的,所以只要進了山洞,片刻就會被水湧上來。
不多時,胖子出現在山體內,大腦袋盯著一個探照燈。
穀雨招呼他過來,倆人坐在石臺上等待其他人。
不一會功夫,所有人都就位,坐在石臺上,紛紛對穀雨的勇氣表示敬佩外,便藉著探照燈觀察頭頂縱橫交錯的立交橋,都不由得嘖嘖稱奇。
然而驚歎之餘,卻又都是滿目的疑惑。
這些條形的石臺縱橫上下,上有欄杆,很明顯是人工形成的,但為什麼要把山體掏空成這樣呢?任何一個建築都有它的作用,哪怕是神廟,但這裡他們看不出其意義何在。
的確是!
如此縱橫交錯的長條石臺貫穿上下,除了能讓人在上面走路以外,沒有任何其它的意義。
不能居住,沒有雕像,看起來就像是挖著玩的。
但穀雨和凌先生的眼睛裡卻沒有這種疑惑。
穀雨發現凌先生似乎洞穿一切,他覺得理所當然,因為這個年紀輕輕的凌先生知識太過淵博,而且思維敏捷。
但是凌先生看到穀雨也是一副瞭然,倒是小小的驚訝了一下。
他暗討:
“我智商280,博看群書,才能判斷出這裡為何而來,他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很顯然,凌先生透過觀察可以判斷,穀雨智商絕對達不到驚豔的層次,最多也就是140這個天才數值線上下。
而這樣普通人群智商的數值,加上穀雨的年紀,扣除兒童時代,再扣除浪費在學校的十幾年,凌先生不認為穀雨能掌握如此駁雜的知識。
要知道,能判斷出這山體之所以如此,需要礦物學,生物學,建築學,考古學等等,以一個普通人的智商,一輩子也沒辦法精通如此之多。
但,他確定,穀雨肯定洞悉了這裡的一切,否則不會那麼的淡然。
於是,凌先生覺得自己落了穀雨半頭,因為穀雨眼中沒有任何疑惑,而自己還有著對穀雨的疑惑,這就形成了差距。
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凌先生竟然下意識的對著穀雨問了一句:
“谷先生,我們接下來何去何從?”
穀雨指了指黑漆漆的山體深處,道:
“答案都在前路,走下去就知道了。”
凌先生確定,穀雨的的確確知道了這山體為何挖空成這種模樣。
“谷先生也擅長礦物學,生物學和考古學?”
穀雨搖頭道:
“高二就輟學了,啥學也沒學過,不過我會開挖掘機。”
凌先生納悶道:
“那你是如何知道往深處走就是答案的?”
穀雨一臉莫名其妙道:
“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嗎?”
相當哲學的一句話,但卻給了凌先生釋疑。
“哦,原來他就是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