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殷主任準備從哪處位置開孔?另外預估的手術時間是多長?”李權面對這種人命關天的問題,也是不敢有絲毫大意。
顯得非常嚴謹。
“金主任,您認為從這個部位開孔如何?”殷主任指的是左側頂骨位置。
沒辦法,整個腦袋幾乎都被堅硬的顱骨保護著。
就算給一個正常病人做開顱手術,都要折騰得夠嗆。眼下這位病人的情況很糟糕,別說折騰,就算不折騰都有可能掛掉。
“從這個部位開孔,雖然可以直達病灶區域,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傷害腦硬膜。不過我覺得風險還是非常高。還不如從病人的原創口手術。”
外科的金醫師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要論手術經驗之豐富,怕是沒人比得過他。
“李醫師,如果我從原創口下刀,應該可以在半小時內完成手術。從影像檢查結果來看,原創口有半個巴掌大小。這位病人是三天前手術,顱骨肯定沒有癒合,揭開的話,對病人的傷害應該比較小。你看……”
殷主任這是採納了外科金主任的意見。
“如果沒辦法微創手術糾正的話,病人手術的成活機會最多不超過四成。是否還能想想別的辦法?從原創口下刀,風險實在太高了。”
李權搖搖頭,眉頭緊鎖。
這個病人現在的情況非常麻煩。只能怪遠洋醫院第一次手術時沒有發現這個病灶,現在把病人折騰到半死狀態。
害得病人失去了二次手術機會。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遠洋醫院在腦科領域的醫術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厲害。或者說,遠洋醫院對患者很不負責。
“一定要微創手術的話,我們外科手術室去年年底引進了一套微創手術系統,只是在操作上還不是那麼熟練。這臺手術恐怕還得請婦產科的孫利敏教授主刀才行。”
金主任考慮片刻後提出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案。
“立刻請孫利敏教授過來會診。”
閔副院長對值班護士吩咐道。
“好了,這位腦溢血的病人會診基本上已經有了結果。咱們再討論一下那位腦幹出血的病人。”閔副院長髮現把李權請過來後,會診立刻有了重大轉機。
他對李權的醫術多少也信了幾分。
就好比做一道很難的數學題。本來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一點頭緒都沒有。
因為這道題確實很難。
然後李權來了以後,帶頭解題,教大家思路,甚至給出答案讓大家參考。
這道原本很難的題目,在李權解答下,也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至少不再是那種束手無策的艱難局面。
“這是剛檢查出來的腦部血管造影,還有腦部CT的片子,各位醫師都看看。”
閔副院長把本院的檢查結果遞給了離他最近的唐教授。
醫師們輪流檢視。
“從病人的腦部血管造影來看,可以排除動脈瘤、動脈畸形。”唐教授看完後,給出了意見。
“腦部CT可以斷定出血已經停止了。而且從出血點位置已經沒有血腫等症狀,可以斷定止血至少超過了二十四小時以上。”
腦外科殷主任看過CT影像結果後,同樣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當時李權要求病人做這兩項檢查,就是為了明確病人是否有動脈瘤、畸形,還有出血是否已經止住。
兩人發表的意見其實也是圍繞著李權來的。
儘管都沒有明說,卻都在默默的輔助著李權給病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