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雖然到得今天已經不再屬於不治之症,但是能夠治好的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就算移植骨髓,最終仍然沒能治好。
這種病,即便在國際醫學界,仍然屬於治癒率極低的一種重疾。
費用高、容易復發、難治癒、迅速惡化死亡,是它的顯著特點。
“唉,那個小女孩真的是太可憐了。她得的是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象。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化療後,可能因為體質原因,效果極差。現在已經檢測出,白血病細胞浸潤到了內臟,她出現反覆感染、內出血等嚴重症狀。”
“我們兒科的醫師,已經搶救了她好幾次,才總算暫時保住了她的命。不過照這個情況下去,怕是撐不了多少時間了。”
秦霜說到這件事情時,格外痛心。
“好了,我不跟你說了,我得利用中午這段時間,好好查詢一下相關的醫學資料,看看是否有別的辦法救那個小女孩。”
說完,秦霜走向後面的書架,尋找想要的醫學資料。
她絲毫沒有發現李權聽了小女孩的情況後,臉色已經變得非常難看。
因為李權的女朋友得的也是白血病M1型。
這種型別的白血病,一般都是兒童患病的機率更高。成年人少見。
蘇菲也是中了大獎。
李權的心情異常沉重。
他深吸兩口氣,強行摒棄腦子裡面的雜亂思緒,繼續專心閱讀手中的醫書。
……
正當他沉浸在一個兒童的醫案中,反覆推論其中的醫理時,李丁館長滿頭大汗的跑回來了。
“李醫師,李醫師,你要的那本醫書呀,總算給你弄回來了。”李丁館長獻寶似的把那本書頁泛黃,書封磨得起皮的線裝版古董醫書放在李權面前。
“哈哈,太好啦!李丁館長辛苦了!”
李權急忙站起身,如獲至寶的接過這部珍貴至極的古董醫書。
整本書儲存還算比較完好。
只是書頁因為是紙質,因為年代久遠,看上去讓人十分擔憂。
很害怕翻看時,會導致書頁直接碎掉。
整本醫書不算特別厚,大概有一百來頁的樣子。
《顱囟經觀後手札》。
作者錢仲陽,宋代東平人氏。
如果不熟悉歷史的人,可能聽過古代的兒科神醫,錢乙的大名。卻不知道錢仲陽為何許人也。
其實,這兩個名字是一個人。
錢乙,字仲陽,宋代東平人。
“《顱囟方》不是錢乙寫的醫書嗎?怎麼這本醫書的名字叫作顱囟經觀後手札?”
李權滿腹疑惑。
手札其實就是筆記的意思。
讀完某本書,或者是聽了別人的高論,然後自己有所領悟,把心得寫下來。可能前面還會寫上原著的一些精彩片段。
這個就叫手札。
如果這本醫書真的是錢乙所著,李權敢肯定《顱囟方》的原作者並非錢乙,而是另有其人。
為了防止這本書在翻閱過程中損壞,李權決定花點時間,把每一頁的內容都拍照留存。
無論是這本書透出來的歷史滄桑感,還是那種別拘一格的宋體文字,都足以說明這本醫書真有可能是宋代留存至今的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