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醫師,麻煩你再去看看那位叫黃喜梅的病人,肺炎病情有加重的話,我就立刻請楊宇醫師過來處理。”
王立樹現在對李權的稱呼變了不說,就連態度都客氣多了。
再也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命令式口氣。
黃喜梅老人的病情十分危險,王醫師現在卻讓李權過去檢視,這說明什麼?首先,肯定是信任。是對李權的醫術有了信任。
其次,也是擔心再出意外。
在肺炎診斷方面,不管王醫師是否承認,李權確實比他優秀。
李權過去檢視老人的病情,透過望診、切脈雙重手段,他發現老人的病情還算穩定。沒有再繼續惡化。
由於急診室的醫療資源有限,生命體徵監護儀器主要安置在搶救室、ICU、手術室。
所以暫時還沒有為老人安上任何生命監護儀器。
甚至就連半鼻輸氧都沒有做。
這個倒不是沒有輸氧裝置,而是因為病人現在的病情還沒發展到那一步。
過早的輸氧,等於害了病人。
就像很多人有一點點感冒就跑去輸液打抗生素一樣。等到真的需要抗生素時,完蛋了,已經無藥可用。
另外,濫用抗生素會讓身體產生嚴重依賴,降低機體免疫力。
“老人家,您的兒女呢?像您現在的情況,最好能有家屬陪護。”李權詢問老人。
“唉……我的孩子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因公犧牲了。我老伴我也走得早,家裡早就沒人嘍。”老人搖頭嘆息。
“那您晚上萬一要辦理住院手續怎麼辦?沒有陪護,醫院不會給您辦理住院手續的。”李權有些同情這位老人。
按照醫院的規定,像這種難以自理,甚至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的病人,一定要有陪護才會收治住院。
“小夥子,沒關係的,你去忙你的吧。我真需要住院的話,請個護工就行了。”老人對這些程式竟然十分清楚,而且有應對之策。
看來並非第一次住院。
“那您先躺這裡歇著,有什麼事情,您就叫我們。”
李權叮囑了一句,回去跟王醫師彙報。
“王醫師,那位叫黃喜梅的老人,病情還算穩定,沒有再進一步惡化。”
“那就好!這次真是萬幸。”王醫師明顯鬆了一口氣,眉頭也舒展了許多。
這件事對他肯定有些心理壓力。
急診科本就是一個又累又危險的科室。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意外。
“啊……啊……”
那個年輕女子已經做完檢查回來了,慘叫聲變得更加恐怖。一路上吸引了無數人的注目。
“醫生,醫生,您快幫我家姑娘看看吧,這是B超單與血常規結果單。”女子的父親急得六神無主,眼淚都差點掉出來。
“別急別急,我看看!只有找準了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王醫師接過檢驗單據檢視。
對於現代醫師來說,一項項檢驗資料,還有先進的造影技術,可以幫助他們很好的診斷病因。
李權走上前兩步,一隻手扣在女子的腕脈上。
“先忍一忍,我們做醫師的只有找出了你的病因,才能對症施治。”李權溫聲安撫她的同時,也在用心感受著她的脈象。
他的腦子裡面自動浮現出脈法的口訣。
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
“病人的脈法不對勁啊。脈急而兇,卻又有規律的出現跳脈。這是怎麼回事?”
李權不由聯想到了自己施展望診術對女子做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