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的單位,或許還能遇到尸位素餐的高職位人員。但是在醫院的臨床醫師中,你絕對遇不到。
就算那人是院長的親爹,沒本事也絕對不可能讓他當科室主任。
因為真有那樣的人當上了主任,甚至只是一個主治醫師,都將成為醫院的一個災難。他隨便瞎指揮兩下,很可能就是一場醫療事故。
李權表現如此優秀,自然深受上級醫師喜愛。
多一個厲害的醫師撐著,整個科室的人都跟著受益。
剛才給病人做手術,李權也參與了。他悄然檢視神醫技外科醫術的經驗值。
【外科醫術,入門4%。】
一共只升了三個百分點,可能與他沒有主刀有關係。這門醫術的經驗值難升也可以理解。
畢竟它囊括了所有的外科手術。
相信隨著李權在急診科的地位不斷提升,獲得手術實踐的機會越來越多,這門醫術升級也就會越來越快。
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因為只要他的外科醫術升到小成境界,水平就能與外科主治醫師一個級別。
一些中等難度的手術,完全有能力獨自完成。
“病人已經甦醒,生命體徵正常。”麻醉醫師向楊宇彙報。
“好的,辛苦了!”楊宇醫師對麻醉醫師點點頭。“羅醫師,你指導李權醫師對病人創口部位進行後期處理。然後把醫囑和病歷補一下。讓她留在手術室先觀察半小時,如果病人沒有再腹痛,沒有發生腹腔內出血的話,可以轉入普通病房繼續觀察。”
楊宇醫師非常忙,該他主刀的都做完了,他要繼續去忙著搶救下一位病人。
“小夥子,好好幹,你行的。”楊宇醫師鼓勵了李權一句,匆匆離去。
創口後期處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消毒紗布包紮傷口,防止感染。
“李醫師,現在病人的創口已經處理完畢,你試著寫醫囑怎麼樣?”羅醫師笑著道。
這是有意考一考李權的醫學基本功。
同時也是響應楊宇醫師的交代,悉心培養李權。
剛才因為搶救病人時間緊迫,楊宇醫師下達的醫囑都是口頭醫囑,現在病人已經搶救完畢,補醫囑與病歷這種事,交給下級醫師做完全沒問題。
補完了後,再交給上級醫師檢查一下就行了。
“我……可以試試,到時候寫完了,再請羅醫師檢查。”
李權心頭暗喜,欣然接受了羅醫師的考驗。
照這個情況發展下去,他只要拿到執業醫師證,立馬就能轉正。
當規培生,因為沒有簽字權、沒有處方權等等,這也意味著拿不到提成,沒有績效工資。
正常情況下,規培時間是三年。
李權如果表現特別優秀,那就能夠打破這個慣例。
不管是從晉職,還是薪酬,又或者在醫院的地位來說,肯定是越早轉正越好。
寫醫囑在實習的時候就學過。
不過劉教授帶的學生有七個,這種嚴謹而高階的事情,肯定輪不到李權來做。
這也不怪劉教授,他的時間與精力有限。
哪能天天來指導七個學生寫醫囑呢?
通常情況下,負責幫劉教授寫醫囑的是高遠與唐晗兩人中的一人,劉教授會親自指導。
其他人的,那就只能自己去對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