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我們當醫生的不是神,也是凡人,也需要養家餬口。中醫科室最近兩個月被鶴院長打壓得很厲害。再加上調來的那個康自全瞎指揮,甚至我懷疑他就是故意把中醫科室的名聲搞壞,把病人趕走。
我們上個月拿到手的錢,就一點基本工資,提成、獎金什麼的幾乎沒有。
在魔都這座高消費的城市,我們得生存啊!
羅醫師是個老實人,一家老小等著他的工資吃飯,他卻不吭聲,更是從不肯動歪腦筋。
大概十幾天前,我無意間聽到他躲在洗手間接聽家人的電話。這才知道他家已經撐不下去了。就連孩子生病住院的錢都要找人借。
於是我就想了這麼個主意。
來治療的病人,不管是否需要,都讓他們做一兩個中等費用的檢查。至少能讓大夥的日子好過一點。”
唐政遠說到這些事情時,聲音幾度哽咽。
聽得李權一陣心酸。
後面的胡月兒更是已經紅著眼睛,悄悄抹著淚水。
大家都是年輕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
憑著一腔孤勇,跑到魔都打拼。
只要不是家裡有礦,那就免不了為一日三餐,為房租發愁。
說得不好聽點,醫生聽上去是個體面、高薪的職業。
但是這一行,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賺大錢的都是高層。
搞行政工作的就不說了,但凡手裡有點權力的,至少混個溫飽沒問題。
當護士的收入與級別、科室掛鉤。
當醫生的收入同樣如此。不過醫生的收入構成更復雜。
首先,醫生有著開方權,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權力。
但是呢,主治醫師以下,不管是住院醫生、管床醫生還是別的醫生,只要你的級別低於主治,那麼收入就高不了。
除非像李權這種,牛B到爆炸。
不過這種畢竟是個例。
更多的普通住院醫師,規培醫師,都是含著淚過日子。又苦又累,工資低,風險還高。
只有熬到主治以上,才算熬出了頭。
如果能達到副主任級別,收入就比較滋潤了。
至於更高一級的主任醫師,在惠爾醫院這種省內的頂級三甲醫院,收入絕對是普通人嫉妒的一個數字。
比主任更高一級的,就是名醫、專家。
比如劉教授,已經成為了婦產科的著名主任醫師,僅比專家差半級。他的收入,絕對可觀。
這也是為什麼李權上次幫老師墊付了二十萬住院費,劉教授的兒子眼皮都不眨,堅持當場還給他。人家是真的不差這幾個錢。
李權本人也是從實習醫生熬過來的,深知羅文浩等人的不易。
“你們的不容易,我知道。但是成年人的世界,本就沒有容易兩字。你們混不下去,不該動這個歪腦筋,這已經是踩了高壓紅線。
這次幸好是我發現了。
如果是醫院的紀檢部門、醫務科發現了,你們連做醫生的機會都沒了。
我就只說兩句話。第一句,下不為例。第二句,守得雲開見月明。”
李權語重心長的訓戒著這兩個一手培養出來的中醫骨科醫生。
“院長,我知道錯了,我馬上聯絡那些病人,把錢退回去給他們。以後絕不再犯這種原則性的錯誤。”羅文浩誠懇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