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小男孩的左肩血腫非常嚴重。
與右肩的瘦削完全不成比例。
整個左肩,從肩胛骨到肱二頭肌那一塊,腫得像小腿肚一樣。
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對於治療是非常不利的。
不管是手術復位,還是手法復位,都會造成困阻。
另外,小男孩的頸椎骨錯位,治療難度更大。
圖片放出來以後,全場七八千人,靜悄悄一片。大家不是不想搶答,而是沒那個實力。
“我來回答!”
李權最喜歡這種骨科類的題目了。
來一個,他就能搶答一個。
“從圖片與X光片資料來診斷,病童的左肩血腫、關節脫位。主要是肱骨頭從關節盂中脫出。盂唇沒有明顯裂痕。可以先行利用針灸、推拿幫助病童消腫散淤,然後再以手法復位左肩關節。
至於頸椎骨錯位,主要就是隆椎位置的小關節錯位。
人體共有七節頸椎骨,、2、7皆為特殊椎骨。
隆椎的位置最為特殊,因為它連線著第一節胸椎。無論手術復位還是手法復位,都有很高的風險。如果讓我治療的話,我仍然選擇給病人施以手法正骨,把握只有九成左右。”
李權給出了自己的治療方案。
這位病人受傷,應該是從高處以頭朝下的姿勢摔落。幸好是左肩先著地,這才撿回一條命,僅僅只是導致肩關節脫位,頸椎錯位。
“我有不同的治療意見。傷者左肩血腫,應該檢查韌帶是否受傷?然後給予抗菌消炎治療,待血腫消散後,再實施手術治療。頸椎錯位,治療風險過高,目前患者的生命並未受累,行動也能自如。我建議保守治療,可以適當配合使用特殊枕頭,一點點糾正頸椎位。”
這次搶答的赫然是川省特級骨科醫院的王雨石專家。
上一題,王雨石敗給了李權。
這次,他給出了不同的治療意見。
“嗯,謝謝兩位給出的寶貴答案。李權醫師的治療方案,有著年輕人的拼搏勇敢,王雨石專家的治療方案有著老醫生的成熟穩重,講究安全第一。有誰還有更好的答案嗎?”
保國棟院士對兩人的答案給予了肯定。
能夠成為專家,本事自然不會太差。
現實中,‘磚家’、‘叫獸’,可能真的存在。畢竟還是少數。
有些磚家、叫獸,說出雷人的言論,也許是因為正好遇到了不懂的領域。平時高談闊論習慣了,被記者一逼問,沒辦法,不管懂不懂,先按照自己的想法發表高論再說。
王雨石專家的名頭,甚至比之江氏骨科醫院的江振天還要更響亮。
川省特級骨科醫院創造了一個神話。
骨科病人在京城治不了,在魔都治不了,跑到川省特級骨科醫院給治好了。
而且不是個例。
現在國內幾乎很多人都知道川省特級骨科醫院的名頭。不遠萬里趕到川省特級骨科醫院求診的病人不在少數。
全場沒有人再搶答這道題。
一時間有些冷場。
李權轉頭看向剛才極力捧殺自己的江恩科。
既然這斯不甘寂寞,那就再拉他進來遛一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