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要先看看病人才能確定方案。”
李權在討論病人的治療問題時,同樣以大局為重。
表情嚴肅,鄭重以待。
“那我們先去病房吧!”
鶴主任做出請的手勢,一行人前往病房。
到得病房內,李權的目光再次看向那個孩子。
因為脖子是歪的,向左側歪著,所以睡覺時只能以平躺的姿勢。
孩子的母親守在床邊。
她顯然還記得李權,看到李權走過來,她的表情有些複雜。
或許她也沒想到兜兜轉轉,最終還是要回來求李權給她的兒子治療。
“咱們上次冒失了,這位李醫師醫術高明,趕緊讓他給咱們兒子看看。”封先生擔心妻子不懂事,說出什麼話惡了李權。
他這個當丈夫的可是費了很大的力氣,點頭哈腰給李權賠罪說好話,這才把人給請過來了。
兒子的病,全靠李權治療呢。
李權走到床邊,坐下來後,看向正在熟睡的小男孩。
先是檢查了一下小男孩的手術傷口,恢復還算不錯。並沒有出現感染之類的情況。
總體來說,小男孩顯得有些瘦弱,可能因為這個歪脖子病,導致孩子吃飯進食都不太正常。長期積累下來,最終使得他的身體比同齡的男孩要瘦弱許多。
李權輕輕搭在小男孩的腕脈上。
細細感受著小男孩的脈象。
給病人診脈時,如果病人是側臥,或者手臂扭轉,都有可能導致脈象失真。
現在這個小男孩以平躺的姿勢,最利於診脈。
鶴主任與封先生、溫醫師等人站在旁邊看著李權診脈。他們的眼中皆是露出驚歎。
看似一個簡單的切脈,在選指、布指、運指等姿勢上,都可以看出水平的高低。
李權診脈時,沉穩有度,從容不迫,一看就有著大家風範。
“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
診脈的脈法口訣,此刻在李權的腦海中不斷浮現。
他細心感受著病人的脈象,同時也在與脈法做著比較,加以分析。
足有五六分鐘後,李權這才收回了手。
“病童的脈緊,胃脈虛冷,你們以後要多給孩子吃一些溫性的滋補食物。比如羊肉、雞肉等。可以慢慢透過食療,把孩子的身體調理好。另外,你們擔心的頸部運動功能神經缺失問題,並不存在。
不過神經不通倒是真的。
有一個節點,存在天然堵塞、閉合,這個需要施以針灸、中藥內服同時進行,應該可以湊效。
我的意思是這樣,可以先給孩子做這個疏通功能神經的治療。等他的神經恢復正常後,再做肌肉調整、頸椎骨矯正手術。”
李權給出了一個最優的治療方案。
如果功能神經無法疏通,也就沒必要做後面兩個手術了。